[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卡紧装置的条桶输送托盘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6435.6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1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鄢芙蓉;张勇;李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裕大华纺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9/44 | 分类号: | B65D19/44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方晖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装置 输送 托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卡紧装置的条桶输送托盘,通过在底盘上设置多个相互配合用于卡放条桶的具有弧形凹面的凸块将条桶固定于底盘上,并在弧形凹面内设置圧紧部件将条桶卡紧,以适配任意型号的条桶,避免因托盘内卡位直径大于条桶口径而导致条桶在输送过程中在托盘内来回晃动、倾倒,确保条桶在输送过程中稳定、高效的输送至粗纱机进行更换,进而避免了条桶因相互碰撞而造成损伤,保证了运输的安全稳固性,从而实现并条工序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及输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卡紧装置的条桶输送托盘。
背景技术
棉纺行业已经逐步实现自动化,无人化生产模式,从原料进入车间到棉纺成纱的各个工序都在提高自动化水平的基础上加快了纺纱速度、缩短了纺纱生产周期,并逐步实现了自动生产线,纺纱生产有的实现了无人车间、无人工厂、无人工序,织造生产也在自动化进程中加快了步伐。虽然棉纺行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并条工序依然无法摆脱人工的身影,用工成本大,生产效率依然低下,需要工人在产线等待随时待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目前棉纺所使用的粗纱都是经过并条机牵伸后放置在旋转的条桶内,一般条桶盛满规定数量后的棉条后,在并条机到粗纱机条桶运送系统中需要把并条机纺出来的条桶,通过专门制作的轨道,布进式传动逐步输送到粗纱机,从而利于粗纱机后对棉条进行整体更换。上述装置可以实现条桶的自动滑动走位,但条桶在滑动过程中要经过一段斜面台面,由于倾角和场地大小的限制,条桶在滑行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及侧倒,致使条桶内经过梳理并条的棉纱被污染,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公开号为CN20445378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并条机棉条桶旋转输出装置,包括U型底座,所述U型底座两相平行枝干为输入轨道和输出轨道,所述输入轨道和输出轨道上设置有由电机带动的传送带,输入轨道和输出轨道上设置有防棉条桶倾倒的挡板,所述U型底座弧形部内侧及外侧均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上设置有位于U型底座上方的弧形导送防护栏,所述U型底座弧形部内侧设置有控制棉条筒输入输出旋转输出装置,所述U型底座弧形部中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棉条桶转动的转盘。该实用新型通过在输入轨道和输出轨道上设置有防棉条桶倾倒的挡板,避免条桶在输送轨道上发生晃动及倾倒。然而该装置仅能适用于口径与导轨直径相匹配的条桶,当条桶口径较小时,其仍然存在条桶晃动及倾倒的问题。
因此,为了保证条桶能在输送轨道上稳定的传送,亟需设计一种带有卡紧装置的条桶输送托盘,将并条机纺出来的条桶稳定、高效地输送到粗纱机后进行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条桶在输送过程中由于缺乏适用于不同口径的条桶固定装置而容易发生晃动及侧倒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有卡紧装置的条桶输送托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卡紧装置的条桶输送托盘,包括由塑料注塑形成的底盘,所述底盘上沿其传输方向间隔设有用于固定条桶的多个凸块,多个所述凸块均具有相互配合以卡放所述条桶的弧形凹面;所述弧形凹面内还设有用于将条桶卡紧的压紧部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盘上设置多个相互配合用于卡放条桶的具有弧形凹面的凸块将条桶固定于底盘上,并在弧形凹面内设置圧紧部件将条桶卡紧,以适配任意型号的条桶,避免因托盘内卡位直径大于条桶口径而导致条桶在输送过程中在托盘内来回晃动、倾倒,确保条桶在输送过程中稳定、高效的输送至粗纱机进行更换,进而避免了条桶因相互碰撞而造成损伤,保证了运输的安全稳固性,从而实现并条工序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优选的,所述压紧部件为橡胶垫片,所述橡胶垫片固定于所述弧形凹面内且大小形状与所述弧形凹面相适配。橡胶垫片的厚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裁剪,以适配不同粗细口径的条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裕大华纺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裕大华纺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64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圆孔叠合板
- 下一篇:一种去除钢丝氧化皮设备中的钢丝导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