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合大棚蔬菜栽培用的起垄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7344.4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3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勤礼;闫芳;徐涛;张文斌;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西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B49/02 | 分类号: | A01B49/02;A01B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张东明 |
地址: | 734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大棚 蔬菜 栽培 起垄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合大棚蔬菜栽培用的起垄机,包括机架,设在机架底部的前轮和后轮,所述前轮和后轮之间设有旋耕装置,所述旋耕装置包括设在机架上方的升降架,变速箱,液压油缸,转轴和旋耕机构,所述液压油缸设在机架与升降架之间,且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架底部连接,所述升降架底部还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机架上的通孔并在端部通过轴套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变速箱通过传送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机架后方设有起垄装置,所述起垄装置包括右起垄板,左起垄板和顶板组成的上小下大的框架,所述右起垄板和左起垄板之间的距离向后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能够起到旋耕碎土和起垄作用,起垄效率高,平整不易垮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大棚蔬菜栽培用的起垄机。
背景技术
起垄机是深受农户欢迎的农机具,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烤烟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中,目前广泛应用的起垄机多采用这样的构造:包括一个由拖拉机牵引的机架,和安装在机架底部的左右两个用于起垄的犁板,在拖拉机向前行走时,左右两个犁板将土壤翻到中间形成垄体,而土壤被翻区域形成垄沟。但是这种机械在进行起垄前,需要事先进行旋耕碎土工作,导致起垄机的工作效率降低,同时这样起垄形成的田垄,土壤的平整度较差,田垄容易垮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大棚蔬菜栽培用的起垄机,能够起到旋耕碎土和起垄作用,起垄效率高,平整不易垮塌。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合大棚蔬菜栽培用的起垄机,包括机架,设在机架底部的前轮和后轮,所述前轮和后轮之间设有旋耕装置,所述旋耕装置包括设在机架上方的升降架,变速箱,液压油缸,转轴和旋耕机构,所述液压油缸设在机架与升降架之间,且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架底部连接,所述升降架底部还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机架上的通孔并在端部通过轴套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变速箱通过传送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机架后方设有起垄装置,所述起垄装置包括右起垄板,左起垄板和顶板组成的上小下大的框架,所述右起垄板和左起垄板之间的距离向后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将起垄机推到需要起垄的地里,启动旋耕装置对土壤进行碎土,通过控制液压油缸使升降架上升或者下降,以此调节旋耕机构对土壤的旋耕深度,旋耕后的土壤再由起垄装置起垄,由于右起垄板和左起垄板之间的距离向后逐渐减小,进入两者之间的土壤被逐渐压实,并且顶部的顶板还能对土壤进一步压实压平使其不易垮塌,同时保证田垄的平整度。
进一步地,所述旋耕机构包括设在转轴上的刀盘和均匀设在刀盘上的刀片,所述刀片可拆卸地固定在刀盘的安装座上,所述刀片呈弯曲状,且多组旋耕机构的刀片均朝内弯。刀片在旋转前进过程中对土壤不断地进行破碎,当刀片损坏之后可以直接从安装座上取下更换,而不用将整个刀盘更换,朝内弯曲的刀片可以将两边的土壤向内翻,起到起垄作用,减轻后面起垄装置的负担。
进一步地,所述刀片两侧下凹形成左刀面和右刀面。由于左刀面和右刀面处于下凹状态,刀片的中间部位则对应地凸起,形成一个翻土面,可以更好地起到翻土作用,使土壤堆砌形成垄。
进一步地,所述左刀面和右刀面的下凹角度为10~15度,有利于提高翻土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右起垄板和左起垄板的内部设有可以拉出的加长板,所述加长板通过螺柱分别与右起垄板和左起垄板的板面固定。当需要调整起垄的高度时,可以拉出加长板,拉到想要的长度后再用螺柱固定,从而达到调整起垄的高度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加长板上设有刻度,通过设置刻度可以从刻度上看到拉出的距离,当拉出的距离为相邻螺栓之间距离的整数倍时即可以停止,从而方便使用人员快速调整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架底部与机架之间连接有伸缩杆。通过设置伸缩杆可以起到固定升降架的作用,同时起到限位作用,使升降架的上升和下降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西学院,未经河西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73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