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频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8245.8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4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钱恒盼;隆于和;罗昆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安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2/7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虹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线 插座主体 连接套 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 防护装置 射频连接器 防护作用 射频插座 运输过程 固定的 内连接 拆卸 防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射频插座,包括插座主体、插座主体上固定的接口和接口内连接的芯线,所述插座主体上对应所述芯线处安装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连接套和固定结构,所述连接套套设于所述芯线上,且所述固定结构固定所述连接套。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由连接套套设于芯线上实现对芯线的防护,固定结构实现连接套在插座主体上的固定,从而使连接套既可被拆卸不影响芯线的使用,同时也可在运输过程中定位于芯线对应处,对芯线起稳定的防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射频插座。
背景技术
在无线移动通信领域里,射频模块是完成信号发射和接收处理的单元,是基站系统的核心部件。射频接头可焊接于数字电视终端的电路板上。
目前,公告号为CN20381307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射频接头,射频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芯线,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于与其相匹配的接口内,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部的一表面,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于电路板上,芯线包括输出端,输出端用于输出信号,输出端伸出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射频接头中用于与电路板电连接的芯线弯折成L形,且芯线处于裸露悬空的状态,运输过程中芯线容易被误触而损坏,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射频插座,避免因芯线裸露而容易导致芯线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射频插座,包括插座主体、插座主体上固定的接口和接口内连接的芯线,所述插座主体上对应所述芯线处安装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连接套和固定结构,所述连接套套设于所述芯线上,且所述固定结构固定所述连接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连接套套设于芯线上实现对芯线的防护,固定结构实现连接套在插座主体上的固定,从而使连接套既可被拆卸不影响芯线的使用,同时也可在运输过程中定位于芯线对应处,对芯线起稳定的防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连接杆、连接槽和插接槽,所述连接杆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套的侧壁内并穿设于所述连接套的外侧,所述连接槽形成于所述插座主体内对应所述芯线的侧壁上,所述插接槽连通于所述连接槽上并位于所述插座主体内,所述连接杆容置于连接槽并插接于所述插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套侧壁上的连接杆可在连接套内活动,使连接杆可容置于连接槽并插接于插接槽,实现连接套在插座主体内侧壁上的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套内形成有升降槽,所述连接杆容置于所述升降槽并可活动,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升降槽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套内的升降槽为连接杆的升降提供活动空间,连接弹簧实现连接杆在升降槽中的弹性升降,从而使连接杆可压缩弹簧容置于连接槽,再在连接弹簧的恢复力作用下插接于插接槽,以达到固定连接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套的两侧,且所述连接杆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套内形成有供所述连接板活动的活动槽,且所述活动槽与所述升降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套的两侧均连接有连接杆,从而一方面使连接套的固定更平衡牢固,另一方面使连接杆可错开芯线与插座主体的侧壁连接处,整体结构更合理;连接套内的活动槽为连接两个连接杆的连接板提供活动空间,使连接板配合连接杆同步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有控制板,所述连接套的侧壁上形成有供所述控制板穿设的贯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上的控制板穿设于连接套侧壁上的贯穿孔,从而便于从外部对控制板进行控制,达到控制连接杆的升降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安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安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82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