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耐低温冲击测试的储藏简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9597.5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3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马述伟;张素霞;赵国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疆合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1/00 | 分类号: | B01L1/00;B01L3/00;B01L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低温 冲击 测试 储藏 简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耐低温冲击测试的储藏简易装置,涉及储存装置领域,包括低温箱,所述低温箱包括有箱盖、拉手、铰链、散热孔和控制屏,且低温箱的内部设置有内仓,所述内仓的内壁设置有卡块,且卡块的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储存盒。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卡块、第一担板、第一储存盒、第二担板、第二储存盒、盒盖和保温层,实现了将需要进行实验的塑料样本放置在储存盒内部,储存盒经过一段时间被低温箱进行低温处理后,本身的温度就低,将样本放置在储存盒内部,储存盒对样品进行低温保存,在开启低温箱的时候,储存盒内部的样品不会受到很大的温度改变,所以不会导致样品的温度与我们实际需要的温度差距较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存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耐低温冲击测试的储藏简易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的耐低温冲击测试是有些材料必须要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以确保材料能满足实际应用的相关性能需要。
在实际测试中由于我们常规的低温箱开口很大,当我们进行取出测试的时候由于内外温差较大,每开一次都会造成低温箱内温度上升,加上测试样条较多就会导致低温箱内的温度与我们实际需要的温度差距较大,造成实验误差;此外,由于我们传统的低温箱内部只是用简单的铁架进行隔开,在我们放取的时候很容易掉落至下一层,这样就会变得紊乱,在我们拿取时需要区分,就会很麻烦也很容易造成错拿,产生较大的误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塑料耐低温冲击测试的储藏简易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耐低温冲击测试的储藏简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塑料耐低温冲击测试的储藏简易装置拿取样品会造成低温箱温度上升、且容易发生样品混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耐低温冲击测试的储藏简易装置,包括低温箱,所述低温箱包括有箱盖、拉手、铰链、散热孔和控制屏,且低温箱的内部设置有内仓,所述内仓的内壁设置有卡块,且卡块的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储存盒,所述第一储存盒的一侧位于第一担板的顶端设置有隔板,所述内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担板,且第二担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储存盒,所述第一储存盒和第二储存盒的内部皆设置有保温层,且第一储存盒和第二储存盒的外侧皆设置有铭牌。
优选地,所述卡块的数量为八组,且八组所述卡块分别分布在内仓的两侧,八组所述卡块皆与第一担板和第二担板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担板的数量为三组,三组所述第一担板的内部皆设置有凹槽,且凹槽与第一储存盒卡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储存盒的数量为九组,所述第二储存盒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所述第二储存盒内部容积皆大于第一储存盒内部容积。
优选地,所述第一储存盒与第二储存盒的顶端皆设置有盒盖,且第一储存盒与第二储存盒皆通过转轴与盒盖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的内部设置有海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卡块、第一担板、第一储存盒、第二担板、第二储存盒、盒盖和保温层,实现了将需要进行实验的塑料样本放置在储存盒内部,储存盒经过一段时间被低温箱进行低温处理后,本身的温度就低,将样本放置在储存盒内部,储存盒对样品进行低温保存,在开启低温箱的时候,储存盒内部的样品不会受到很大的温度改变,所以不会导致样品的温度与我们实际需要的温度差距较大,还通过设置的第一担板、第二担板、第一储存盒、第二储存盒、卡块和铭牌,实现了将样品不直接放置在担板上,而是放置在储存盒内部,不会发生掉落和样品混乱的情况,使得样品测试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储存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疆合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疆合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95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