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条码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0510.6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3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柴松;梁慧娟;李佳一;李杞荣;王海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51229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条码识别设备 固定盒 本实用新型 盒盖 腕带 腕带式 扣件 开口 便携式条码 固定条码 内部设置 识别设备 识别装置 条码识别 正面设置 手腕处 丢弃 美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条码识别装置,至少包括腕带、固定盒、条码识别设备以及盒盖,所述腕带的下方设置有互相扣合的第一扣件以及第二扣件,所述腕带的上方设置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设置有条码识别设备,所述固定盒的顶部扣设有用于固定条码识别设备的盒盖,所述盒盖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条码识别设备的正面设置有朝向开口的条码识别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腕带式结构使得条码识别设备的使用更加便捷,同时,腕带式结构在不使用时可以戴在手腕处,既美观又不会对使用者带来不便,并且避免了条码识别设备在不使用时由于随意丢弃而难以找到的现象,并且本实用新型降低了条码识别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损坏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条码识别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条码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越来越快的信息化发展,人们需要处理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庞大,采用人工进行数据处理显然已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将数据通过各种编码方式形成可被设备识别的符号再通过设备识别来完成数据的采集,解决了人工数据输入的速度慢、错误率高、劳动强度大、工作简单重复性高等问题,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提供了快速而准确地数据采集输入有效手段,因此,基于符号识别的自动识别技术作为一种数据采集技术,正迅速地在诸多行业和应用场合被普遍的应用。条码是一种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用以代表各种数据信息的符号,而条码识别设备即是专门用于读取条码信息的数据采集设备。然而现有的条码识别设备往往采用固定式或手持式两种,固定式的条码识别设备无法进行移动,进而限制了条码识别设备的使用范围,而手持式的条码识别设备,在不使用时,很容易由于随意丢弃难以找到,进而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条码识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条码识别装置,至少包括腕带、固定盒、条码识别设备以及盒盖,所述腕带的下方设置有互相扣合的第一扣件以及第二扣件,所述腕带的上方设置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设置有条码识别设备,所述固定盒的顶部扣设有用于固定条码识别设备的盒盖,所述盒盖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条码识别设备的正面设置有朝向开口的条码识别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盖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出L型板,所述固定盒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L型板与固定孔为配合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口上设置有可移动的防护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口的两侧内壁上皆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可沿滑槽进行直线运动的滑块,所述防护板位于两个滑块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条码识别口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创新性的将条码识别设备设计为腕带式的结构,进而通过腕带式结构使得条码识别设备的使用更加便捷,同时,腕带式结构在不使用时可以戴在手腕处,既美观又不会对使用者带来不便,并且避免了条码识别设备在不使用时由于随意丢弃而难以找到的现象,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盒可以有效的对条码识别设备进行防护,继而降低了条码识别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损坏的情况,同时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便携式条码识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盒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条码识别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民族大学,未经西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05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棍式读卡器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方便拆装的扫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