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式供热装置的内部防静电干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0873.X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5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正淑 |
主分类号: | H05F3/02 | 分类号: | H05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式 供热 装置 内部 静电 干扰 | ||
一种复式供热装置的内部防静电干扰装置,它涉及供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式供热装置的内部防静电干扰装置。壳体的底端与连接板相连接,连接板的上端表面设有若干个连接孔,连接板的底部设有电源盖,壳体的内侧底部设有电源装置,并且电源装置与电源盖相对应,电源装置的上端与静电消除器相连接,静电消除器通过连接线与连接夹头相连接,连接夹头设置在壳体的左侧,壳体的右侧设有电源指示灯,电源指示灯与电源装置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的外壳为隔热板外壳,能将热量隔开,使安装在外壳内的仪器不受热量影响,而且使用连接夹头夹在复式供热装置内部消除静电,避免影响供热装置的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式供热装置的内部防静电干扰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静电,就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或者说不流动的电荷(流动的电荷就形成了电流)。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而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也就是说静电现象也分为两种即正静电和负静电。当正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正静电,当负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负静电,但无论是正静电还是负静电,当带静电物体接触零电位物体(接地物体)或与其有电位差的物体时都会发生电荷转移,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火花放电现象。例如北方冬天天气干燥,人体容易带上静电,当接触他人或金属导电体时就会出现放电现象。
设备漏电,尤其是不会对人造成触电伤害的微小漏电并不属于静电。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几乎感觉不到,但由于其普遍性(任何电器设备多少总有些漏电)和高内阻的特点,产生最高近似于电源电压(100~400V),时间很短的尖峰电脉冲,仍足以对静电敏感器件造成电气过载(EOS)损害,所以也是静电防护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市场复式供热装置的内部零件在运行加热时,会产生热量和静电,静电会干扰供热装置的运行,而热量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复式供热装置的内部防静电干扰装置,它的外壳为隔热板外壳,能将热量隔开,使安装在外壳内的仪器不受热量影响,而且使用连接夹头夹在复式供热装置内部消除静电,避免影响供热装置的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壳体、连接板、电源盖、电源装置、静电消除器、连接线、连接夹头、电源指示灯,壳体的底端与连接板相连接,连接板的上端表面设有若干个连接孔,连接板的底部设有电源盖,壳体的内侧底部设有电源装置,并且电源装置与电源盖相对应,电源装置的上端与静电消除器相连接,静电消除器通过连接线与连接夹头相连接,连接夹头设置在壳体的左侧,壳体的右侧设有电源指示灯,电源指示灯与电源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个连接孔按矩阵型排列,并且若干个连接孔设置在壳体的周边。
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为隔热板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源盖为绝缘电源盖。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边角设有倒圆角。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夹头的外侧套有绝缘防护套。连接夹头的外侧套有绝缘防护套,绝缘防护套全称为电力设备绝缘防护套,它采用硅橡胶材料高温模压成型,具有电气性能优良,耐老化、耐高低温,可在任何条件下使用,在复式供热装置内,可以隔热保护连接线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正淑,未经黄正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08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