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有害气体泄漏的环保型发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1485.3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1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谢生篡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县日顺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34 | 分类号: | B29C44/34;B08B15/04;B01D50/0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6 | 代理人: | 林枫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有害 气体 泄漏 环保 发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有害气体泄漏的环保型发泡机,其结构包括:发泡罐、气体处理装置,通过气体处理装置上的负压风扇将发泡罐内所产生的气体经排气管抽入到连接管内,接着转杆发生机械转动,使得喷水头旋转洒水,具有吸收气体中大物质颗粒的作用,然后气体通过连接管快速与净化板接触,使得活性炭颗粒内的吸附槽孔与导入气体中的有毒有害气体相互接触,有毒有害气体就会被这些吸附槽孔产生的吸附力场吸附到微孔内,最终将处理后的无害气体经滤网排出,该装置能够通过喷水头洒水经吸收完颗粒后的气体排入净化板,使得活性炭颗粒内的吸附槽孔将有害气体吸附到微孔内,从而保护发泡时的工作环境,有效避免有害气体对操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泡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防止有害气体泄漏的环保型发泡机。
背景技术
发泡机在发泡成型过程或发泡聚合物材料中,通过物理发泡剂或化学发泡剂的添加与反应,形成了蜂窝状或多孔状结构,但是现有技术的发泡机在加入发泡剂时由于内部需要加热与冷却定型,而化学发泡剂在加热时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氮气、氨气等刺激性气体排出,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仅对发泡效率有所影响,而且还会污染工作环境,后期操作者吸入或者触碰到身体极易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有害气体泄漏的环保型发泡机,以解决的现有技术发泡机在加入发泡剂时由于内部需要加热与冷却定型,而化学发泡剂在加热时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氮气、氨气等刺激性气体排出,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仅对发泡效率有所影响,而且还会污染工作环境,后期操作者吸入或者触碰到身体极易造成危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止有害气体泄漏的环保型发泡机,其结构包括:发泡罐、气体处理装置、排气管,发泡罐通过排气管与气体处理装置相连接,气体处理装置还包括负压风扇、连接管、活性炭颗粒、吸附槽孔、净化板、滤网、转杆、喷水头,负压风扇配入到连接管内,活性炭颗粒上设有多个用于吸附有毒气体的吸附槽孔,滤网安装于净化板下端,活性炭颗粒配入到净化板内,转杆两侧设有用于吸收气体中大物质颗粒的喷水头,连接管设置在净化板上方,转杆配入到连接管下端内部。
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箱、电动机,电动机通过导线与控制箱电连接。
作为优选,电动机下端配入到发泡罐内。
作为优选,连接管采用倒L状结构,具有将气体有效引导到净化板内的作用。
作为优选,喷水头通过转杆旋转洒出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气体处理装置上的负压风扇将发泡罐内所产生的气体经排气管抽入到连接管内,接着转杆发生机械转动,使得喷水头旋转洒水,具有吸收气体中大物质颗粒的作用,然后气体通过连接管快速与净化板接触,使得活性炭颗粒内的吸附槽孔与导入气体中的有毒有害气体相互接触,有毒有害气体就会被这些吸附槽孔产生的吸附力场吸附到微孔内,最终将处理后的无害气体经滤网排出,该装置能够通过喷水头洒水经吸收完颗粒后的气体排入净化板,使得活性炭颗粒内的吸附槽孔将有害气体吸附到微孔内,从而保护发泡时的工作环境,有效避免有害气体对操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有害气体泄漏的环保型发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体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发泡罐-1、控制箱-2、气体处理装置-3、排气管-4、电动机-5、负压风扇-301、连接管-302、活性炭颗粒-303、吸附槽孔-304、净化板-305、滤网-306、转杆-307、喷水头-30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县日顺陶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县日顺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14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挤压模具
- 下一篇:防倒输送槽及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