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锐器处理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1541.3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8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高太平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锐器处理盒,包括盒体,盒体的顶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盒体的顶板设有封板,盒体的底壁上固设有立杆,立杆的上端固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上端抵触在封板的下侧面,盒体的顶板的上侧面固设有筒体,筒体设有多个第一切割刀,筒体内设有矩形块,矩形块的下侧面固设有推杆和多个第二切割刀,推杆的下端抵触在封板的右部,第二切割刀的左侧面与与其对应的第一切割刀的右侧面在同一平面上,筒体的左侧板上设有第二通孔,筒体的设有第一延伸板,矩形块设有第二延伸板,第一延伸板与与其对应的第二延伸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单位体积的锐器盒能容纳针头的量;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锐器处理盒。
背景技术
在医疗机构,为了防止穿刺伤和交叉感染,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和头皮针针头都会被装入锐器盒内收集。现有的很多锐器盒在收集锐器时,都是将注射器针头或头皮针针头通过锐器盒上的切割刀从针头的根部切断,切断后的针头落入锐器盒内。采用这种方式切割的针头长度为将近整根针头的长度,长度较大,针头落入锐器盒内后,存在直立或者斜立占据空间的问题,针头在锐器盒内相互支撑,堆积的针头间隙率较大,大大降低了锐器盒对针头容纳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锐器处理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顶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盒体的顶板的下侧面设有用于封闭第一通孔的封板,所述封板的左端铰接在盒体的顶板的下侧面,所述盒体的底壁上固设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上端固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抵触在封板的下侧面,以使封板的右端紧贴在盒体的顶板的下侧面,所述盒体的顶板的上侧面固设有筒体,所述筒体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筒体的内边缘与第一通孔的边缘重合,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多个刀刃朝上的第一切割刀,多个所述第一切割刀沿左右方向排布,所述切割刀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筒体的前后内壁上,所述筒体内设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横截面与筒体的内腔的横截面相适配,所述矩形块的下侧面固设有推杆和多个刀刃朝下的第二切割刀,所述推杆的上端固定在矩形块的右部,所述推杆的下端抵触在封板的右部,多个所述第二切割刀与多个第一切割刀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切割刀的左侧面与与其对应的第一切割刀的右侧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筒体的左侧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第一切割刀的下端在筒体的左侧板上的投影与第二切割刀的上端在筒体的左侧板上的投影之间,所述矩形块的上端位于筒体外,所述筒体的左右侧面的上端均设有第一延伸板,所述矩形块的左右侧面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延伸板,第一延伸板与与其对应的第二延伸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第二延伸板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固定在第一延伸板上。
使用时,将针头从插入至多个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之间,然后向下压动矩形块,多个第一切割刀和多个第二切割刀对针头进行剪切,多个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的配合能将针头切割成多段,每一段的长度相对于整根针头来说大大减短,被切割长多段的长度较短的针头在盒体内堆积的间隙率大大降低,增加了锐器盒对针头的容纳量;由于推杆的上端固定在矩形块的下侧面的右部,推杆的下端抵触在封板的上侧面的右部,矩形块在被向下压动过程中,推杆向下推动封板的右端,封板以封板与盒体的上侧板铰接的铰接轴为转轴顺时针转动,同时第一弹簧被压缩,封板与盒体的顶板之间被推开一个缝隙,被多个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切割成多段的针头通过通孔和封板与盒体的顶板之间的缝隙落入盒体内,向下按压矩形块时既可以对针头进行切割,又能够打开封板以使被切割成多段的针头落入盒体内,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在向下按压矩形块的同时,位于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之间的第二弹簧被压缩,在被切割后的针头落入盒体内后,松开矩形块,第二弹簧段复位,向上推动第二延伸板和矩形块,带动第二延伸板和矩形块复位,封板的上侧面失去了推动杆的推力,第一弹簧复位,带动封板复位,封板复位后重新封闭通孔,此时完成了对针头的处理,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锐器处理盒处理针头时十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15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孩童学步车的折叠收纳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调温注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