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卫车称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2338.8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6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辉;梁梅;黄杰炜;杜林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群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3/00 | 分类号: | B65F3/00;B65F3/02;G06F21/32;G06K7/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青***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卫 称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卫车称重系统,其包括环卫车、与环卫车电信号连接的控制箱以及与控制箱电信号连接的若干传感器;环卫车包括用于挂接垃圾桶的承载器;控制箱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设置有显示模块、通信模块以及I/O接口;控制面板还设置有与显示模块、通信模块以及I/O接口电信号连接的控制模块,承载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与I/O接口电信号连接;显示模块电信号连接有显示器;通信模块无线通信连接有云端服务器;控制面板还设置有与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的识别模块,识别模块包括RFID识别模块以及人脸识别模块。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环卫车垃圾回收的信息收集统计的信息化管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卫车称重系统。
背景技术
在城市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垃圾的产出量不断增加,环卫车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精确的计量环卫车的车载重量是环卫车辆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垃圾处理费用“谁生产谁付费”的机制的出台,提出了小区垃圾需要量化计量的新要求。所以,垃圾称重系统是垃圾进行收运及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主要是对垃圾的数量进行称量并记录垃圾的情况。在环卫车对垃圾进行收运过程中,掌握垃圾的实时信息是非常必要的;对垃圾进行信息识别,便于垃圾的分类回收,如餐厨垃圾、生活垃圾、可回收垃圾等分类收运,以防垃圾混收的现象发生;收运过程中对垃圾进行称重,便于掌握车内垃圾量,防止垃圾超载,同时还可获得垃圾收运过程中的各个时间、地点的收运量等信息,为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卫车称重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环卫车称重系统,其包括环卫车、与所述环卫车电信号连接的控制箱以及与所述控制箱电信号连接的若干传感器;所述环卫车包括用于挂接垃圾桶的承载器;所述控制箱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置有显示模块、通信模块以及I/O接口;所述控制面板还设置有与所述显示模块、通信模块以及I/O接口电信号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承载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I/O接口电信号连接;所述显示模块电信号连接有显示器;所述通信模块无线通信连接有云端服务器;所述控制面板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的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包括RFID识别模块以及人脸识别模块。
上述环卫车称重系统中,所述控制箱设置有与该环卫车唯一对应的二维码。
上述环卫车称重系统中,述控制主板还设置有所述主板还设置有GPS模块。
上述环卫车称重系统中,其还包括与所述I/O接口电信号连接的用于检测所述承载器的红外线传感器。
上述环卫车称重系统中,所述控制面板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的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还包括语音播报单元以及与所述语音播报单元电信号连接的扬声器。
上述环卫车称重系统中,所述承载器包括用于架设垃圾桶的支撑板,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或顶部。
上述环卫车称重系统中,所述云端服务器内还设有用户垃圾数据库。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环卫车称重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包括:当装有垃圾的垃圾桶挂在环卫车的承载器上时,环卫车承载器受一个垂直向下的力;此时安装在环卫车承载器上的称重传感器受到压力,称重传感器中的弹性体产生微小变形,称重传感器输出与重量相关的数字信号,通过控制模块实时采集垃圾回收重量,并将重量信息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通过识别模块对客户信息进行识别并存储相关数据,通信模块通过与远端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流,将重量信息与客户信息自动配对,云端服务器对回传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形成报表输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称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环卫车称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承载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群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群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23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