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火花消除装置、供电模块以及用电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2766.0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7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林紫阳;郭伟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炬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44458 深圳协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章小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模块 微处理器 供电模块 切换开关 用电端 电火花消除 低压电源 工作电源 供电端口 用电端口 供电端 电火花 电火花腐蚀 供电切换 切换信号 生产安全 使用寿命 通信成功 通信控制 申请 电源 发送 通信 | ||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火花消除装置、供电模块以及用电模块,所述电火花消除装置包括供电模块和用电模块;供电模块包括低压电源、用电模块工作电源、切换开关、供电端口以及供电端微处理器;用电模块包括用电端口、用电主体和用电端微处理器;供电端微处理器,用于在供电端口和用电端口连接的情况下,与用电端微处理器进行通信;且在与用电端微处理器通信成功的情况下,向切换开关发送切换信号,以使得切换开关输入端的电源从低压电源切换到用电模块工作电源。本申请通过供电模块和用电模块之间的通信控制供电切换;避免了供电模块和用电模块之间接触产生的电火花,减少电火花腐蚀,提高了生产安全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火花消除装置、供电模块以及用电模块。
背景技术
常规金属连接器通过直流时,低压、低电流的直流电产生火花可能性较小。但是当直流电压在12V以上时,无论电流的大小都会因电路板内电容的充放电导致瞬间火花产生。产生的火花在微小粉尘、可燃气体等特殊环境时,容易导致爆燃或爆炸,造成人员及财产损失。
为了解决火花产生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几种解决方案:全封闭式连接器,即所有金属连接都密封在独立的塑料结构内;先机械开关断电,等接触后再按机械开关供电;大电流连接引脚无电压连接,待小信号通信成功之后,再开大电流供电等。
现有解决方案存在的问题是:全封闭式连接器的解决方案难以避免的还是会产生火花,无法完全避免安全事故产生。先机械开关断电,等接触后再按机械开关供电的解决方案,当负载直流为大电流(数安培及数十安培)时,在机械开关合上的瞬间,机械开关本体内会产生火花,若结构设计密封不够或是不完全,也会造成安全事故。大电流连接引脚无电压连接,待小信号通信成功之后,再开大电流供电的解决方案,要求连接器提供的金属连接点数量多,例如部分新能源汽车充电头有9pin以上的连接点,此方式的连接器必须为特殊专用连接器,无法满足常规产品的要求;同时此方式无法避免在开启系统电源的瞬间产生火花的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火花消除装置、供电模块以及用电模块,以解决连接器连接瞬间容易产生火花,导致爆燃或爆炸,造成人员及财产损失的问题。
本申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电火花消除装置,所述电火花消除装置包括供电模块和用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低压电源、用电模块工作电源、切换开关、供电端口以及供电端微处理器;所述用电模块包括用电端口、用电主体和用电端微处理器;
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低压电源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用电模块工作电源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供电端口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供电端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用电端口和所述用电主体连接;
所述供电端微处理器,用于在所述供电端口和所述用电端口连接的情况下,与所述用电端微处理器进行通信;且在与所述用电端微处理器通信成功的情况下,向所述切换开关发送第一切换信号,以使得所述切换开关输入端的电源从所述低压电源切换到所述用电模块工作电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用电模块还包括用电开关;所述用电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用电端口连接,所述用电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用电主体连接,所述用电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用电端微处理器连接;
所述用电端微处理器,用于在所述供电模块供电稳定的情况下,向所述用电开关发送导通信号,以使得所述用电开关导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端微处理器,还用于在与所述用电端微处理器通信异常的情况下,向所述切换开关发送第二切换信号,以使得所述切换开关输入端的电源从所述用电模块工作电源切换到所述低压电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端口和所述用电端口均包括电源端、地端以及数据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炬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炬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27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簧联动式充电宝锁定结构
- 下一篇:机器人供电系统及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