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式堤坝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3022.0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1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谢宝华;韩广轩;吕卷章;周英锋;王安东;路峰;赵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3F5/1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堤坝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堤坝,特别涉及一种管道式堤坝。管道式堤坝通过多个管道首尾相连围合成封闭的蓄水池,管道的下部掩埋在土壤内、且管道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固定组件固定,管道式堤坝的上方间隔设有多个进水口。本实用新型围水不漏、易于拆卸、施工简单及成本低廉。同时,潮水从管道式堤坝上方的开口处进入管道内,增加管道重量,使管道堤坝在潮汐涨落过程中更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堤坝,特别涉及一种管道式堤坝。
背景技术
互花米草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滩涂入侵植物,研究证实,利用围淹或刈割加围淹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清除互花米草,在实施这些方法时,堤坝的建设至关重要。堤坝应该有很好的蓄水性能,且在完成互花米草治理后可方便撤除,以快速恢复潮间带生境。因此,急需一种围水不漏、易于拆卸、施工简单及成本低廉的堤坝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式堤坝,以实现围水不漏、易于拆卸、施工简单及成本低廉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式堤坝,所述管道式堤坝通过多个管道首尾相连围合成封闭的蓄水池,所述管道的下部掩埋在土壤内、且所述管道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固定组件固定。
所述管道式堤坝的上方间隔设有多个进水口。
相邻两个所述管道通过直通接头或三通接头连接,所述三通接头两侧的接口分别与两个管道连接,竖直朝上的接口为所述进水口。
所述管道与所述直通接头或三通接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管道为 PVC管。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套和固定桩,其中固定套为U型结构、且套装在所述管道的上方,所述固定套通过固定桩与土壤固定。
所述固定套的两侧设有与地面接触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上设有用于所述固定桩穿过的固定孔。
所述固定桩为T型结构,所述固定桩穿过所述固定孔插入土壤内,从而实现所述管道的固定。
所述固定桩为木桩。
所述管道掩埋在土壤内部分的高度小于所述管道的半径。
所述封闭的蓄水池内通过管道分隔成多个蓄水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式堤坝,具备以下特征:①围水不漏,②易于拆卸,③施工简单,④成本低廉。
在涨潮时,潮水漫过本实用新型的PVC管堤坝被围蓄,同时,潮水从直通接头上方的开口处进入管道内,增加管道重量,使管道堤坝在潮汐涨落过程中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施工简单易行,对潮间带环境的影响非常小,在完成互花米草治理后,可方便快捷地移除PVC管及固定套件,使潮间带生境快速恢复;
本实用新型中的堤坝采用PVC管,可大量定制PVC管,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管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固定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土壤,2为管道,3为固定组件,31为固定套,32为固定桩, 33为固定孔,4为进水口,5为三通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未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30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油烟机及其外板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节能循环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