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通风电梯轿厢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4086.2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9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荣;任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达液压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14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通风 电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通风电梯轿厢,包括厢体,所述厢体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转动安装有转轴,且转轴贯穿支架,所述转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厢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块,两个安装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安装块上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靠近第二锥形齿轮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架内并固定安装有第三锥形齿轮。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通风效果好,且不需要消耗能源,降低电梯运行时的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通风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电梯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是电梯用来运载乘客或货物及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电梯轿厢由于空间较小,因此需要进行通风,现有技术中,通过风扇进行通风。
但是,现有技术中,风扇需要外接电源,增加电梯运行的能耗,为此,提出一种新型通风电梯轿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通风电梯轿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通风电梯轿厢,包括厢体,所述厢体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转动安装有转轴,且转轴贯穿支架,所述转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厢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块,两个安装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安装块上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靠近第二锥形齿轮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架内并固定安装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所述转动杆远离第二锥形齿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四锥形齿轮,所述第四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厢体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厢体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滤芯,且滤芯与安装孔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第一转动孔,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第一转动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开设有第二转动孔,所述转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第二转动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内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转轮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轮的外侧固定套设有防滑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该装置通过厢体、安装孔、转轴、扇叶、第一锥形齿轮、转轮、第二锥形齿轮、转动杆、第三锥形齿轮、第四锥形齿轮和气孔相配合,使用时,当厢体向上运动时,在转轮和滑轨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带动两个转轮反向转动,转轮带动第二锥形齿轮反向转动,两个第二锥形齿轮分别带动两个第三锥形齿轮转动,第三锥形齿轮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第四锥形齿轮转动,且两个第四锥形齿轮反向转动,两个第四锥形齿轮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扇叶转动,可以对将气体吹入厢体内,然后由气孔排出,实现通风,当厢体向下运动时,此时,扇叶反向转动,可以使气体通过气孔进入,然后由安装孔排出,实现通风;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通风效果好,且不需要消耗能源,降低电梯运行时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达液压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达液压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40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防爆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