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温器总成、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5099.1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9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白宇鹏;刘健;王丽霞;刘腾;代空军;王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温器 总成 发动机 冷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公开了一种节温器总成、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发动机。本实用新型在阀体和阀门之间设置密封结构,在小循环过程中通过密封结构保证了阀体内壁和阀门之间的密闭性,避免了冷却液由阀门与阀体内壁之间的接触面泄漏,保证发动机快速升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结构,能够使密封圈同时与阀体内壁和阀门接触,使冷却液不会从密封圈与阀体内壁之间的接触面以及密封圈与阀门之间的接触面泄漏,而且整个螺钉的任何部位均不会与密封圈接触,保证了密封圈正对阀体内壁及阀门的两个侧面均保持平整,确保阀体内壁和阀门之间的密闭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温器总成、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节温器主要靠蜡包的物理特性—热胀冷缩来控制节温器的开启和关闭,节温器具有两个工作过程,分别为大循环过程和小循环过程,其中大循环过程指的是在冷却液的温度上升至第一预设温度时,小循环出口被关闭,大循环出口被打开,冷却液通过大循环出口进入散热器进行降温。小循环过程指的是在冷却液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小循环出口被打开,大循环出口被关闭,以实现发动机的快速预热起动。
然而在小循环过程中,由于阀门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效果不佳,部分冷却液通过大循环出口进入散热器,导致发动机降温,从而降低发动机的预热速度,使发动机起动时间延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温器总成、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发动机,能够保证小循环过程中阀门和阀体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冷却液通过大循环出口进入散热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温器总成,包括阀体和阀门,所述阀体上设有大循环出口,所述阀门能够在所述阀体内移动并抵接于所述阀体内壁以关闭所述大循环出口;所述阀体内壁和所述阀门的接触面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
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设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内壁设有环形槽;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夹设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向两端均露出在所述密封圈外;
螺钉穿过所述密封结构并螺纹连接于所述阀体内壁或所述阀门,使所述螺钉的螺钉帽抵接于所述支撑板。
作为上述节温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圈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中心通孔且使所述第一连接孔露出在所述密封圈外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轴向贯穿所述密封圈。
作为上述节温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口槽呈U形。
作为上述节温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圈的轴向两端面上分别设有正对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的孔径均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径。
作为上述节温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分布的紧固孔,所述紧固孔内设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其轴向两端的所述密封圈。
作为上述节温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紧固孔中心轴线与所述支撑板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中心轴线与所述支撑板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作为上述节温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由不锈钢制成。
作为上述节温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圈由三元乙丙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上述的节温器总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5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附式空气氧氮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延长使用寿命的并车传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