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宽翼缘梁上板式轨道梁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5266.2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6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滕念管;黄靖宇;陈飞;黄凤华;李彬瑜;黄全成;莫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25/30 | 分类号: | E01B25/30;E01D2/04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翼缘梁上 板式 轨道 | ||
一种宽翼缘梁上板式轨道梁,属于磁浮交通领域,轨道梁包括混凝土轨道板、边部墩柱、中部墩柱、下部承重梁、板墩连接键,所述混凝土轨道板与下部承重梁之间经边部墩柱、中部墩柱、板墩连接键连接,该轨道梁将下部承重梁的箱体上部外展形成上表面水平翼缘,可供人员疏散;混凝土轨道板与下部承重梁之间经可调整位移的板墩连接键及边部墩柱、中部墩柱连接,同时提供了多种线型,具有结构合理,传力明确,设计新颖,节省材料,安装精度高,振动变形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磁浮交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宽翼缘梁上板式轨道梁。
背景技术
磁悬浮交通是目前世界上最快速的轨道交通方式,具有高速、节能、振动噪声低等优点。我国在引进吸收德国技术的基础上,经自主创新,已建成多条磁浮试验线。目前世界上还没有高速磁浮交通工程,也缺乏与高速系统相匹配的轨道技术,为进一步挖掘其速度优势、开发高速磁浮交通方式,目前我国正在探索高速磁浮交通。其与既有技术相比车速大大提高,对车辆和轨道提出了全新的、难度更高的要求。轨道结构是整个磁浮交通系统最为重要的子系统之一,研制与其速度相匹配的轨道结构尤为必要。
通过研究高速条件下车轨动力相互作用,做结构选型、轨道变形和动力特性等相关必要研究及合理分析,现提出适用于高速磁浮的轨道技术方案,并便于解决轨道梁在应用中的施工建造、大件运输和现场精调定位,人员疏散等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一种宽翼缘梁上板式轨道梁,为考虑人员疏散的应用于高速磁浮线路的梁上板式轨道梁,该轨道梁将下部承重梁的箱体上部外展形成上表面水平翼缘,可供人员疏散;混凝土轨道板与下部承重梁之间经可调整位移的板墩连接键及边部墩柱、中部墩柱连接,实现传力明确,安装精度高,振动变形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宽翼缘梁上板式轨道梁,可采用梁上单线型轨道,也可采用梁上多线型轨道。由上部混凝土轨道板、墩柱、下部承重梁和板墩连接键组成。上部混凝土轨道板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下层承重梁采用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可采用简支结构或连续结构。墩柱、在上部混凝土轨道板和下部承重梁之间,起到连接作用。
进一步地,混凝土轨道板以一定模数作为一个系统单元,采用整体式结构,主要由混凝土主板和一体式滑行导向板构成。混凝土主板下部沿板通长对称分布有两条混凝土梯形支座,沿着混凝土梯形支座方向预埋连接键预埋头,形成贯穿混凝土主板上下表面的预留孔洞。一体式滑行导向板是内测带有预埋件的角钢,顶部钢板起到滑行板的作用,侧边钢板用于连接功能键。侧边钢板内壁焊接有若干圆柱形预埋件,浇筑混凝土主板时,通过预埋件将一体式滑行导向板与混凝土主板浇筑连接成整体。
进一步地,承重梁采用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部为箱体,中部镂空。箱体上部外展形成翼缘,翼缘上表面水平,可供设置隔音屏障及逃生救援通道,满足环境噪声及安全需求,在紧急情况及必要时,可供行人行走,以备人员疏散之用。承重梁可采用简支梁或连续梁结构,可以在工厂或现场预制,亦可以在现场现浇。
进一步地,板墩连接键从上到下由连接键预埋头、连接键栓杆、连接键栓头构成。连接键预埋头是内部空腔,外部凸凹的钢管,该连接键预埋头的高度与混凝土梯形支座处的凝土轨道板厚度相同。沿混凝土梯形支座方向设置,预埋在混凝土轨道板内。连接键栓杆和连接键栓头是固结的整体,连接键栓杆是钢杆外径小于连接键预埋头的内径,可在其内有移动空间。连接键栓头是宽于连接键栓杆的钢柱。其外径宽于墩肩上的预留孔洞内径。
进一步地,墩柱采用两种形式:设置在混凝土轨道板两端的边部墩柱和设置在混凝土轨道板中部的中部墩柱。
进一步地,边部墩柱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呈X形。用于放置在混凝土轨道板边部承力。边部墩柱下部墩腿采用螺栓或现浇与下部承重梁相连接。上部墩肩两端各有一个垂向贯穿的预留孔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52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