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底炉水封槽渣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5623.5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9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董蕾;潘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13/08 | 分类号: | C21B13/08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王梦娜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底炉 水封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底炉水封槽渣回收装置,属于冶金工业领域,解决了人工倒渣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刮板机、电机和出渣管道,刮板机由电机驱动,刮板机的起始端位于转底炉排渣机的下料漏斗下方,出渣管道连接在刮板机的末端,出渣管道下端接入水淬池。本实用新型通过刮板机将转底炉水封槽产生的渣料源源不断地输送至水淬池内,既对渣料进行了二次回收,又解决了排渣机刮出的大量渣需要人工倒运的问题,在正常生产中,极大地降低了现场岗位工的劳动强度,改善了作业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工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底炉水封槽渣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转底炉工艺是一种煤基快速直接还原技术,含铁原料、还原煤与其它物料按照一定比例配成含碳混合料,由造球机制好的湿球,经过筛分和布料,分选合格的湿球进入链篦机干燥后,进入转底炉快速还原。在高温、还原性气氛下,完成铁的直接还原反应过程,最终得到一定金属化率的直接还原球团。转底炉还原完的高温产品出炉后进入水淬池,迅速通过水淬池内水浴冷却后,保证不再被二次氧化,然后通过捞渣机将水淬池内中间产品送至下道工序进行磨矿处理。在转底炉不断生产的同时,大量的渣从内外环凸缘砖处跌落至内外环的水封槽内,转底炉在不断转动的过程中水封槽内的渣也被不断经排渣机刮出,过下料漏斗后排出至地面,通过人工进行倒运。由于炉况控制不够稳定,物料发粘现象较多,导致转底炉产生的渣量较多,全部通过排渣机排至地面,大大增加了现场岗位工的劳动强度,对转底炉的连续稳定生产影响较大,且造成了成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底炉水封槽渣回收装置,以解决人工倒渣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底炉水封槽渣回收装置,包括刮板机、电机和出渣管道,刮板机由电机驱动,刮板机的起始端位于转底炉排渣机的下料漏斗下方,出渣管道连接在刮板机的末端,出渣管道下端接入水淬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冲水管,冲水管下端位于出渣管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刮板机将转底炉水封槽产生的渣料源源不断地输送至水淬池内,既对渣料进行了二次回收,又解决了排渣机刮出的大量渣需要人工倒运的问题,在正常生产中,极大地降低了现场岗位工的劳动强度,改善了作业环境;本实用新型在出渣管道内设计了冲水管,避免了大量的渣料将出渣管道堵死这一情况的发生,保障了装置的连续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料漏斗;2-刮板机;21-起始端;22-末端;3-电机;4-底座;5-出渣管道;6-冲水管;7-水淬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转底炉水封槽渣回收装置,包括刮板机2、电机3和出渣管道5,刮板机2由电机3驱动,刮板机2的起始端21位于转底炉排渣机的下料漏斗1下方,出渣管道5连接在刮板机2的末端22,出渣管道5下端接入水淬池7。
还包括冲水管6,冲水管6下端位于出渣管道5内。
在刮板机2下方设置底座4,使刮板机2位于适宜的高度。
可将刮板机2的上盖去掉,以便于观察其作业状况,工作人员可随时对下料漏斗1和刮板机2的运行轨道进行查看,发现异常可及时处理。
作业时,电机3带动刮板机2运行,水封槽内产生的渣料通过排渣机的下料漏斗1排出,经刮板机2和出渣管道5输送至水淬池7中,进行回收利用。冲水管6起到冲刷积料的作用,防止出渣管道5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56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