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底炉装料机末端箱体积灰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7041.0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3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董蕾;潘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C21B13/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王梦娜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底炉 装料 末端 箱体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底炉装料机末端箱体积灰处理装置,属于冶金工业领域,解决了转底炉装料机末端箱体内大量积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装料机末端箱体的侧壁下端设有溜灰管,所述溜灰管与装料机末端箱体相连通,溜灰管由上段管、软连接和下段管依次连接组成。本实用新型在装料机末端箱体设置溜灰管,装料机末端箱体内的积灰可通过溜灰管排出,由于装料机带有一定的振动幅度,所以溜灰管采用上段管、软连接、下段管三段式连接方式,防止因装料机振动造成溜灰管的开焊、变形、甚至脱落,保证了溜灰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工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底炉装料机末端箱体积灰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转底炉工艺是一种煤基快速直接还原技术,含铁原料、还原煤与其它物料按照一定比例配成含碳混合料,由造球机制好的湿球,经过筛分和布料,分选合格的湿球进入链篦机干燥后,通过装料机将球团送入转底炉快速还原。装料机是转底炉还原过程中的关键设备。装料机的作用是将经过链篦机干燥后的球团均匀的布入炉内,在高温、还原性气氛下,完成铁的直接还原反应过程,最终得到具有一定强度和金属化率的还原球团。由于装料机在原有的设计上存在缺陷,导致装料机在不断震动向炉内布料的过程中,干燥后的球团相互碰撞产生大量飞灰经过其固定的运动轨迹,聚积在装料机末端箱体内部,严重影响岗位工现场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底炉装料机末端箱体积灰处理装置,以解决转底炉装料机末端箱体内大量积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底炉装料机末端箱体积灰处理装置,在装料机末端箱体的侧壁下端设有溜灰管,所述溜灰管与装料机末端箱体相连通,溜灰管由上段管、软连接和下段管依次连接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软连接通过套箍分别与上段管和下段管相连。套箍将软连接两端牢牢固定在上段管和下段管上,防止脱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溜灰管为竖直方向,有利于下料,避免堵料,且适于现场空间,在下段管下端连接有缓冲管,缓冲管倾斜于溜灰管,缓冲管起缓冲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缓冲管下端设有插板,插板的开启和关闭较为方便,便于打开和封闭缓冲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缓冲管下方有支撑架。支撑架起到支撑加固缓冲管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缓冲管上设有挂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挂钩设有2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在装料机末端箱体设置溜灰管,装料机末端箱体内的积灰可通过溜灰管排出,由于装料机带有一定的振动幅度,所以溜灰管采用上段管、软连接、下段管三段式连接方式,软连接尤为重要,它防止因装料机振动造成溜灰管的开焊、变形、甚至脱落,保证了溜灰管的使用寿命;
2. 本实用新型在垂直式的溜灰管下端设置倾斜式的缓冲管,倾斜式的缓冲管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了在下降的过程中大量积灰垂直落下散落起大量飞灰;
3.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现场的操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段管;2-缓冲管;3-软连接;4-套箍;5-挂钩;6-插板;7-装料机末端箱体;8-下段管;9-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70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节四氯化钛贮库压力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安装钻孔套管的提挂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