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运输的耐酸碱的球墨铸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8056.9 | 申请日: | 201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8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利;李广顺;张其山;亓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港通管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02 | 分类号: | F16L9/02;F16L23/04;F16L23/18;F16L58/04;F16L58/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14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水 运输 耐酸 球墨铸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运输的耐酸碱的球墨铸铁管,包括第一法兰、通孔和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一侧的内侧安装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一侧的外侧安装有固定件,所述第一管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的内侧安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管体的顶端通过第二法兰固定连接有外置管,所述连接管的内侧安装有下料转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三凹槽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凹槽的内侧安装有第三密封圈,并且第一密封圈与第三密封圈的内侧均固定于第二管体的外壁上,实现了使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连接后密封性好的功能,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墨铸铁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污水运输的耐酸碱的球墨铸铁管。
背景技术
球墨铸铁管是用于保送水、煤气、气氛、油和取暖蒸汽等日常较高压力流体和其他用处的球墨铸材的特点是内壁光滑、重量轻、耐腐蚀、防结垢功用好、代价低一级,球墨铸铁管的锻造工艺有连续造法和水冷离心锻造法,个中水冷法为当现代艺,不合工艺球墨铸铁技艺功与浅显铸铁管对比,不只对峙了浅显铸铁管的抗腐蚀性,而且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壁薄、重量轻、耐冲击、弯曲功用大、安装便当等,而且在国内也取得了很好的履行运用;
现有国内用于输污水的球墨铸铁管虽有防腐蚀层,但不可避免被腐蚀,只是腐蚀速率慢,但污水中的酸碱严重不平衡,污水量大,长期以往的腐蚀慢慢破坏球墨铸铁管内部结构,并且更换污水管道较为麻烦,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污水运输的耐酸碱的球墨铸铁管;
而且现有的一种用于污水运输的耐酸碱的球墨铸铁管不具有便于拼接安装、减弱酸碱性和耐腐蚀高温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运输的耐酸碱的球墨铸铁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一种用于污水运输的耐酸碱的球墨铸铁管不具有便于拼接安装、减弱酸碱性和耐腐蚀高温的功能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污水运输的耐酸碱的球墨铸铁管,包括第一法兰、通孔和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一侧的内侧安装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一侧的外侧安装有固定件,所述第一管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的内侧安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管体的顶端通过第二法兰固定连接有外置管,所述第二法兰下方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底端延伸至第二管体的内部,所述连接管的内侧安装有下料转盘,所述连接管的两侧均通过支撑件固定连接于第二管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凹槽,且第三凹槽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三凹槽一侧第一管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内侧安装有第三密封圈,并且第一密封圈与第三密封圈的内侧均固定于第二管体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管体外壁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槽,且固定件的两端内壁上均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均安装有卡扣,且卡扣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卡槽的内侧,并且卡扣与卡槽相互合作,构成固定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底端设置有酸碱中和剂储存球,且酸碱中和剂储存球的外侧均匀设置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外置管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法兰,且外置管的底端安装有第二法兰。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外侧均设置有碳纤维包覆层,且碳纤维包覆层的外侧均涂覆有环氧树脂涂层,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内侧均涂覆有氟碳涂层,且氟碳涂层的内侧均涂覆有聚丙烯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安装有外置管、下料转盘、连接管、酸碱中和剂储存球和通孔,通过把酸碱中和剂放进外置管内,再通过下料转盘加快中和剂向下落的速度,且不易使连接管堵塞,然后酸碱中和剂储存球内的中和剂通过通孔冲进污水中,从而减弱污水的酸碱性,便于后面的水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港通管道有限公司,未经莱芜港通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80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循环加热床
- 下一篇:一种佩戴式无线通信感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