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氨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3002.0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4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彪;陈呈杰;王伟;陈险峰;张家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安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22;C01C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氨回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氨回收利用装置,一种氨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废气进气口、负压风机、过滤装置、换热装置、多级膜组、多级水箱,所述多级模组与所述多级水箱相对应,多级模组间设置有气相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管路上设置有低排管道,所述低排管道上通过管道连接至集水器储罐,所述集水器储罐顶部设置有呼吸口,所述呼吸口通过呼吸管道连接至废气进气口与负压风机之间的管道上,集水器储罐还设置有储罐出水口,所述储罐出水口处通过管道连接有排水泵,所述排水泵通过回流管道连接至多级水箱。本实用新型减少气相管路内氨水量,提高氨回收效率并保障氨尾气排放稳定达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氨回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氨回收利用装置, 以减少气相管路内氨水量,提高氨回收效率并保障氨尾气排放稳定达标的一种装置。
背景技术
因车间使用机台产生的废气含量中氨气含量较高,现采用氨回收装置对废气中的氨气进行回收利用;如附图1所示,目前车间废气经过负压风机1进入过滤装置2,经过过滤后进入换热装置3降温后进入膜组4,每级膜组4对应一个水箱5,通过循环泵6控制氨水进入膜组4内部完成对氨气的充分吸收,每级水箱5内氨水达到设定浓度,自动进入下一级水箱5,最终浓度达到设定值排放进入氨水储罐存储。氨气在膜组4内通过膜丝溶解到RO水中,形成氨水。现在运行模式主要依靠气相管路7将氨水带走,在溶解过程中,部分氨水进入到气相管路7中,若长时间不进行处理,氨水随气体一起排出导致整个气相管路7中压力升高,负压风机1负载增大;膜组4内压力升高又会导致膜组4加速损坏、氨气吸收效率降低;为保证车间负压稳定,负压风机1高频率运行,容易造成风机故障率提升,风机一旦损坏,维修费用较高且容易影响车间机台导致机台宕机,损失严重。
因此,研究并设计出一种氨回收利用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氨水进入气相管路,造成气相管路内压力升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氨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废气进气口、负压风机、过滤装置、换热装置、多级膜组、多级水箱,所述多级膜组与所述多级水箱相对应,多级膜组间设置有气相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管路上设置有低排管道,所述低排管道上通过管道连接至集水器储罐,所述集水器储罐顶部设置有呼吸口,所述呼吸口通过呼吸管道连接至废气进气口与负压风机之间的管道上,集水器储罐还设置有储罐出水口,所述储罐出水口处通过管道连接有排水泵,所述排水泵通过回流管道连接至多级水箱。
优选的,所述回流管道连接的是多级水箱中非第一级和非最后一级的水箱。
优选的,所述低排管道连通的是气相管路最低点处,且低排管道与集水器储罐顶部位置保持水平。
优选的,所述集水器储罐内压力低于多级膜组内压力。
优选的,所述集水器储罐还设置有液位浮球和与液位浮球连接的液位控制器,所述液位浮球设置在集水器储罐内壁,液位控制器还控制排水泵。
优选的,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于集水器储罐与排水泵之间的管路上。
优选的,所述多级膜组的每一级膜组均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每一级膜组的出气口与下一级膜组的进气口通过气相管路依次串联,最后一级膜组的出气口直接排放达标尾气。
优选的,所述多级水箱的每一级水箱均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每一级水箱的出水口与下一级水箱的进水口依次串联,第一级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有RO水管,最后一级水箱的出水口排放达标浓度的氨水。
优选的,所述最后一级水箱排放的氨水存储至氨水储罐内。
优选的,所述多级膜组中膜组的个数与多级水箱中水箱的个数之比为1:1,每一级水箱均通过循环泵和管道连接其对应的一级膜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安气体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安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3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婴幼儿采血台
- 下一篇:一种输尿管引流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