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验生化分析仪码盘中心偏移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3408.9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0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蔡峰;李运;任永利;唐军;杨福光;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华实验系统有限公司;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14 | 分类号: | G01B11/14;G01B11/00;G01P13/04 |
代理公司: | 31201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码盘 比色盘 信号采集系统 生化分析 中心偏移 反应杯 光耦 检验 全自动生化分析 本实用新型 生化分析仪 固定设置 均匀设置 生化检验 时序信号 同轴设置 转轴转动 边缘处 杯槽 正对 调试 运转 外部 | ||
一种检验生化分析仪码盘中心偏移的装置,包括:用于产生时序信号的序号光耦和信号采集系统,其中:生化分析仪的反应杯均匀设置于比色盘的圆周上的杯槽内,生化分析仪的比色盘与码盘同轴设置且比色盘位于码盘上方,序号光耦固定设置于码盘的边缘处且不随转轴转动,信号采集系统设置于比色盘外部并正对反应杯。本实用新型基于生化检验系统,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码盘进行检验调试,在仪器运转时便能准确检验出码盘中心偏移的位置和距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检验生化分析仪码盘中心偏移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码盘中心与转轴中心的偏移使得时序信号的波形不规则,导致仪器的临床性能测试结果出现异常,其仪器的检验方法也需要其它辅助设备,且仪器组装完成后也难以进行检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检验生化分析仪码盘中心偏移的装置,基于生化分析仪的生化检验系统,在仪器运转时便能准确检验出码盘的偏移。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产生时序信号的序号光耦和信号采集系统,其中:生化分析仪的反应杯均匀设置于比色盘的圆周上的杯槽内,生化分析仪的比色盘与码盘同轴设置且比色盘位于码盘上方,序号光耦固定设置于码盘的边缘处且不随转轴转动,信号采集系统设置于比色盘外部并正对反应杯。
所述的信号采集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光源电路、光电转换电路和计算电路,其中:光源电路与光电转换电路分别位于生化分析仪的反应杯的杯槽两侧,光源电路将光源发出的光汇聚并使光线通过杯槽底部的通光孔或反应杯,进入光电转换电路,光电转换电路将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输至计算电路,计算电路计算码盘中心的偏移距离。
所述的码盘设置于转轴下端,码盘的边缘均布形状规则的齿槽,齿槽上锯齿的数量与比色盘上反应杯杯槽数量一致。
所述的序号光耦的前端的U字形头的两翼设有发射器和接收器,其分别位于码盘两侧且中心位于码盘齿槽的中心。
本装置以时序信号触发点为零点开始计时,连续照射并采集一个反应杯杯位的光信号并输出延时曲线,从该延时曲线中选取特征点并记录时间,再沿生化分析仪的比色盘的圆周选取反应杯杯位进行扫描并记录延时曲线上相同特征点的时间,根据记录绘制时间和反应杯杯位的环形分布图,从而直观判断码盘是否偏移并计算偏移距离和确定偏移方向。
所述的光信号,通过向比色盘的杯槽底部的通光孔输入细小光束,在比色盘外侧对应该杯槽的位置采集得到。
所述的时序信号为码盘旋转时,码盘圆周上均匀分布的锯齿交替遮挡序号光耦而产生周期的矩形方波,其中:遮挡产生的波对应矩形波的下降沿,不遮挡产生的波对应矩形波的上升沿。
所述的延时曲线为信号采集系统连续扫描反应杯杯位得到的信号强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所述的特征点具体是指:在光束完全通过通光孔或完全透射反应杯时损耗小,形成高值区域平台,则取平台中点为特征点;在光线完全被比色盘未开孔部位遮挡时损耗大,形成低值区域平台,则取平台中点为特征点。
所述的直观判断是指:通过采集的特征点时间绘制时间-反应杯方位的环形分布图,判断环形分布图的圆心位置与原点位置是否重合,重合则表明码盘中心没有偏移,不重合则表明码盘中心偏移。
所述的偏移距离,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得到:取测试的特征点时间最大值Tmax和最小值 Tmin,码盘和比色盘转速为ω,序号光耦距转轴中心距离为R,则码盘偏移距离Δd为:Δd=(Tmax-Tmin)ωR/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华实验系统有限公司;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华实验系统有限公司;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34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智能孔径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桥梁跨中应变测量跨中挠度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