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扒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3922.2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6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于素华;申梦婷;申自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金龙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28 | 分类号: | B65G65/28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6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扒谷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扒谷机,包括固定基座、转动支撑组件、扒头和扒谷叶片;在扒谷过程中,稻谷转移至扒谷叶片上,重量传感器检测扒谷叶片上的稻谷重量;重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发送至数据接收模块,位于同一轴线上的扒谷叶片上均设置有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根据水平轴向位置依次设置有编号,编号表明了重量传感器的分布位置,数据分析模块根据编号输出判断结果,从而判断处扒头处谷堆的分布情况,当扒头左侧重量传感器检测数值小于右侧重量传感器检测数值,表明右侧谷堆稻谷数量大于左侧;控制模块控制推进电机将旋转轴座向右推动,使得转动轴座带动支撑塔架向右转动,从而将扒头对准右侧谷堆,反之亦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扒谷机。
背景技术
扒谷机是一种农用机械设备,用于散粮收装倒仓、粮库,使用时与输送机配合还可以堆囤、装车。可在180度范围内进行散粮扒送。现在最新型的多功能扒谷机可以实现单人操作,具备自动行走、扒粮、自动转向、伸缩、升降等功能,相对以往扒谷机效率提高很多,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快捷。但是现有的扒谷机在作业工作时仍然采用人工控制推进的方式,操作人员观察设备与粮堆的位置、粮食品种以及散落状态,然后根据经验进行人工控制,工作时需要频繁操作控制开关使设备与粮堆保持一个合理的位置,需要不断的调整扒谷机的推进动作、方位等,操作繁琐,工作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不能最大程度发挥设备的效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扒谷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扒谷机,包括固定基座、转动支撑组件、扒头和扒谷叶片;所述固定基座上设置有转动支撑组件,转动支撑组件上安装支撑塔架,支撑塔架顶端设置有输送通道;所述转动支撑组件包括旋转轴座和液压油缸,固定基座上设置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上设置有旋转轴座,旋转轴座顶端设置有支撑轴,支撑轴上安装支撑塔架;所述旋转轴座两侧设置有推进电机,推进电机输出轴上安装驱动轴,驱动轴末端连接至旋转轴座两侧;所述输送通道自支撑塔架顶端向下倾斜,输送通道底端设置有扒头;所述扒头内部两侧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输出轴上安装螺旋转轴,螺旋转轴上设置有均匀间隔的扒谷叶片;所述扒谷叶片上设置内嵌槽,内嵌槽上设置有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连接至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上设置有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控制模块,重量传感器连接至数据接收模块,数据接收模块连接至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连接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连接至推进电机。
优选的,所述固定基座底端设置有自行走机构,自行走机构连接至控制模块。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末端设置有推顶块,旋转轴座外侧设置有对应于推顶块的卡接嵌槽。
优选的,所述螺旋转轴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均匀间隔的安装槽,安装槽上安装扒谷叶片,若干个扒谷叶片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相邻的扒谷叶片之间设置有固定间隔,相邻轴线上的扒谷叶片之间的固定间隔相互错合。
优选的,位于同一轴线上的扒谷叶片上均设置有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根据水平轴向位置依次设置有编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扒谷过程中,稻谷转移至扒谷叶片上,重量传感器检测扒谷叶片上的稻谷重量;重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发送至数据接收模块,位于同一轴线上的扒谷叶片上均设置有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根据水平轴向位置依次设置有编号,编号表明了重量传感器的分布位置,数据分析模块根据编号输出判断结果,从而判断处扒头处谷堆的分布情况,当扒头左侧重量传感器检测数值小于右侧重量传感器检测数值,表明右侧谷堆稻谷数量大于左侧;控制模块控制推进电机将旋转轴座向右推动,使得转动轴座带动支撑塔架向右转动,从而将扒头对准右侧谷堆,反之亦然;使得扒谷机能够自动根据谷堆分布位置进行移动,扒谷过程中无遗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金龙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金龙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39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