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外侧宽阔地形下的明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4203.2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9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袁松;黎良仆;邵林;张廷彪;周威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1/0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51220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伍星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明洞 加劲柱 延伸部 底板 本实用新型 外侧墙体 地形 侧向刚度 地形条件 结构整体 内外方向 逐渐增大 山体 地势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适用于外侧宽阔地形下的明洞结构,包括明洞底板、远离山体所在方向的明洞外侧墙体,所述明洞底板具有朝向明洞外侧方向伸出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置若干加劲柱,加劲柱与延伸部、明洞外侧墙体均固定连接;所述加劲柱沿明洞内外方向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外侧宽阔地形下的明洞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内侧地形狭小、外侧宽度较大的地形条件下的明洞加固难题,实现增强此地势环境下明洞结构整体侧向刚度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明洞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外侧宽阔地形下的明洞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多次山区强烈地震、高位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以后,特别对于复杂地形条件的山区公路的抢通、保通已成为“生命线”工程。实践证明建设钢筋混凝土明洞无论从明洞结构本身承载能力或对对地基承载力要求来说,都是优先选择。
但是修建明洞的地方多是傍山公路,明洞修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内侧山体进行开挖,为防止落石直接冲击明洞,还需在上方及内侧回填土石,以起到保护和缓冲落石冲击力的作用。传统钢筋混凝土明洞回填后,结构本身处于一种严重偏压形式,内侧受到顶部荷载及内侧侧压力荷载较大,结构受力不均匀,当荷载堆积过高清理不及时,明洞侧向变形过大,某些关键点部位承载能力不足,导致破坏。
现有技术中,为解决明洞侧压力过大的问题,对于内侧开挖狭小、而外侧也没有优化空间的区域可通过回填浆砌片石或低标号混凝土的形式以减小侧压力;对于内侧地势开阔平坦的地方,通常采用重力式挡墙,通过挡墙抵抗回填土压力。但是对于明洞内侧地形狭小、外侧宽度较大的地形环境而言,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合适的、便于施工的处理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外侧宽阔地形下的明洞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内侧地形狭小、外侧宽度较大的地形条件下的明洞加固难题,实现增强此地势环境下明洞结构整体侧向刚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适用于外侧宽阔地形下的明洞结构,包括明洞底板、远离山体所在方向的明洞外侧墙体,所述明洞底板具有朝向明洞外侧方向伸出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置若干加劲柱,加劲柱与延伸部、明洞外侧墙体均固定连接;所述加劲柱沿明洞内外方向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对于明洞内侧地形狭小、外侧宽度较大的地形环境而言,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合适的处理方式,为此本申请提出适用于外侧宽阔地形下的明洞结构,能够满足此种地势环境下对明洞结构的侧向刚度的增强。本申请中的明洞都是指修建于傍山公路的明洞,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毫无异议的明洞内侧是指靠近山体的一侧,外侧是指靠近公路的一侧。传统的明洞是在现场依次浇筑底板、边墙、顶板,其底板、两侧边墙、顶板共同围绕成方形结构,形成明洞。而本申请将明洞底板向外侧方向进行延伸,形成延伸部,延伸部即位于伸出至明洞外侧墙体的外侧、更远离山体所在的方向。延伸部上设置若干加劲柱,加劲柱与延伸部、明洞外侧墙体均固定连接。由于本申请适用于外侧宽阔的地势条件,因此设置加劲柱沿明洞内外方向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从而充分利用外侧宽阔的地势,使得加劲柱下大上小,随着荷载的逐渐下压形成稳定的承载结构。本申请中,加劲柱与明洞底板及整个结构形成整体,延长明洞底板后,受土压力作用明洞转动中心位置离土压力作用点增长,回填土石提供的竖向分力可对明洞提供抗倾覆力矩增大,从而更好的抵消明洞回填土压力水平分力引起的倾覆力矩。并且,通过在明洞外侧墙体外设置加劲柱,增加了侧墙刚度,能够有效地抵抗土压力引起的明洞变形,并可以适当优化明洞整体结构设计及配筋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加劲柱现浇而成。现场施工中,首先浇筑明洞底板及其延伸部、再同时浇筑明洞的边墙与加劲柱,最后浇筑明洞的顶板,使得加劲柱在明洞建造过程中完成设置,确保本申请的明洞结构的整体性,确保良好的受力抗侧压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加劲柱的相邻两侧边分别贴靠在延伸部、明洞外侧墙体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42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