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焚烧炉渣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4572.1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4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谢广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翔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9/04 | 分类号: | B03B9/04;C02F9/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焚烧 炉渣 处理 系统 | ||
1.一种焚烧炉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循环处理单元(1)、水泵(2)、供水管(21)、第一阀门(22)、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4)以及依次连接的振动筛装置(25)、猪笼筛装置(26)、破碎装置(27)和磁选机(28),所述焚烧炉渣处理系统还包括与磁选机(28)的第一出料端连接的第一跳汰机(3)、与磁选机(28)的第二出料端连接的第二跳汰机(4)、与第一跳汰机(3)的第一出料端连接的洗沙机(5)以及与第一跳汰机(3)的第二出料端连接的跳铝机(6),第一跳汰机(3)的出水端、第二跳汰机(4)的出水端以及洗沙机(5)的出水端均与污水循环处理单元(1)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供水管(21)的进水端通过水泵(2)与污水循环处理单元(1)的出水端连接,所述供水管(21)的出水端与污水循环处理单元(1)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供水管(21)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以及第三出水口,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阀门(22)与第一跳汰机(3)的进水端连接,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阀门(23)与第二跳汰机(4)的进水端连接,第三出水口通过第三阀门(24)与洗沙机(5)的进水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炉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循环处理单元(1)包括第一沉降池(11)、第二沉降池(12)以及清水池(13),第一跳汰机(3)的出水端、第二跳汰机(4)的出水端以及洗沙机(5)的出水端均与第一沉降池(11)的进水端连接,第一沉降池(11)的出水端与第二沉降池(12)的进水端连接,第二沉降池(12)的出水端与清水池(13)的进水端连接,清水池(13)的出水端与供水管(21)的进水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焚烧炉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循环处理单元(1)还包括第一泥浆泵(14)、第二泥浆泵(15)以及污泥收集池(16),第一沉降池(11)的出料端通过第一泥浆泵(14)与污泥收集池(16)的进料端连接,第二沉降池(12)的出料端通过第二泥浆泵(15)与污泥收集池(16)的进料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焚烧炉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循环处理单元(1)还包括第一液位传感器(71)、第二液位传感器(72)、处理器(73)以及电动阀门(7),清水池(13)的进水端通过电动阀门(7)与外部水源连接,第一液位传感器(71)和第二液位传感器(72)均固定于清水池(13)的侧壁,第一液位传感器(71)位于第二液位传感器(72)的上方,第一液位传感器(71)的输出端与处理器(73)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液位传感器(72)的输出端与处理器(73)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处理器(73)的输出端与电动阀门(7)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焚烧炉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循环处理单元(1)还包括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包括驱动件(82)、混合杆(81)、与驱动件(82)的输出端连接的齿轮(8)以及设置在第一沉降池(11)外部的滑轨(83),所述混合杆(81)包括与滑轨(83)滑动连接的第一杆体(84)以及由第一杆体(84)的一端弯折而成的第二杆体(85),所述第二杆体(85)伸入第一沉降池(11)的内部,所述第二杆体(85)的两侧均凸出形成有混合板(86),所述第一杆体(84)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齿轮(8)啮合的齿条(8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翔环保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翔环保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45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