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冷却油液分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5185.X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1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军;唐立中;梁伟朋;樊雪来;包轩铭;王长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张海英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器 自动变速器 冷却 分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冷却油液分配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冷却油液分配结构,包括变速器后端盖和导油盘,变速器后端盖上间隔设置有进油油道和第一出油油道,变速器后端盖上还设置有开口槽,开口槽设置在进油油道和第一出油油道之间。导油盘盖设在开口槽上,导油盘与开口槽围设形成中间油道,中间油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油油道和第一出油油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冷却油液分配结构,通过变速器后端盖上的开口槽与所述导油盘围设形成与进油油道和第一出油油道相连通的中间油道,从而减小了结构尺寸,同时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冷却油液分配结构。
背景技术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工作时,需要分别对轴承、齿轮、同步器等发热部件进行冷却和润滑,因此,需要在液压阀体与被冷却部件之间的油路上对冷却油液进行分配,目前油液分配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变速器壳体上设置圆形油道,这种方式将导致变速器尺寸增大,不利于整车搭载;另一种是设置单独的油液分配元件,以异形油道代替圆形油道,但这种油液分配元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冷却油液分配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冷却油液分配结构,能够减小结构尺寸,降低制造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冷却油液分配结构,包括:
变速器后端盖,其上设置有进油油道和第一出油油道,所述变速器后端盖上还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设置在所述进油油道和所述第一出油油道之间;
导油盘,盖设在所述开口槽上,所述导油盘与所述开口槽围设形成中间油道,所述中间油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油油道和所述第一出油油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变速器后端盖上设置有密封连接部,所述导油盘在所述密封连接部处与所述变速器后端盖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变速器后端盖上还设置有进油连接油道,所述进油连接油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油油道相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中间油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连接油道的中心线与所述中间油道的中心线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连接油道远离所述中间油道的一端内设置有第一封堵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变速器后端盖上还设置有出油连接油道,所述出油连接油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油油道相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中间油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出油连接油道的中心线与所述中间油道的中心线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出油连接油道远离所述中间油道的一端内设置有第二封堵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导油盘上设置有第二出油油道,所述第二出油油道与所述中间油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油油道包括相连通的收集部和导流部,所述收集部为喇叭状,所述喇叭状的扩口端与所述中间油道相连通,所述导流部为柱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51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混合气体传输的自清洁无轴螺旋烟道
- 下一篇:一种污水临时隔离缓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