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心包积液的负压抽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5570.4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3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别自东;张慧;朱元素;王婷;朱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别自东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刘艳青 |
地址: | 2644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心包 积液 抽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心包积液的负压抽吸装置,包括一端设有针头的针管体,所述针管体内还设有管芯体,该管芯体一端设有活塞,该活塞位于针管体内,所述管芯体、活塞、以及针管体和针头内均设有中空的导丝通道,用于导丝依次通过管芯体、活塞、以及针管体和针头;所述针管体内、靠近针头的一端还设有真空体,所述真空体环绕于导丝通道周围,所述真空体的一端为针头、另一端为活塞,且其内为真空状态。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医务人员操作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降低心肌或冠脉的受伤几率,对患者来说,避免了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心包积液的负压抽取装置。
背景技术
心包积液也称心包积水,是指由于感染(如结核性,化脓性)和非感染(如风湿性、尿毒症性)引起的心包腔内液体积聚,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为心包腔内压力增高,心脏舒张受限,致使体静脉回流受阻,心室充盈及排出量减少,从而引起一系列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心包积液患者可通过药物方法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心包积液会使心包腔内有一定压力,心包积液量越大,压力越大,尤其是肿瘤性心包积液。目前抽取心包积液的做法是针管式人工抽取,但是抽取的过程中,抽取枕头容易碰到心肌或是动脉,造成心脏损伤。然而目前的抽吸装置都没有考虑到抽取过程可能对心脏产生二次损伤引起更严重的病症。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避免心脏二次损伤的心包积液抽吸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心包积液的负压抽吸装置,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心包积液的负压抽吸装置,该装置包括一端设有针头的针管体,所述针管体内还设有管芯体,该管芯体一端设有活塞,该活塞位于针管体内,所述管芯体、活塞、以及针管体和针头内均设有中空的导丝通道,用于导丝依次通过管芯体、活塞、以及针管体和针头;所述针管体内、靠近针头的一端还设有真空体,所述真空体环绕于导丝通道周围,所述真空体的一端为针头、另一端为活塞,且其内为真空状态。
优选的,所述针头在未使用状态时,插入橡胶软体块,以保持所述真空体内的真空度。
优选的,所述真空体与导丝通道之间设有网眼,该网眼覆有渗透膜,用于心脏积液渗出,便于观察。
使用时,所述管芯体能够向针管体外抽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有负压结构,使用时,针头接触到心脏积液,由于负压结构,自动倒吸至真空体内,能够及时观察到积液析出,不再继续进针,防止操作不慎导致针头对心脏的二次伤害,将导丝通过导丝通道置入即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医务人员操作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降低心肌或冠脉的受伤几率,对患者来说,避免了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针管体,2-管芯体,3-针头,4-活塞,5-导丝通道,6-真空体,7-网眼,8-导丝,9-导丝入口,10-橡胶软体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别自东,未经别自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55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