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筋连接的灌浆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7719.2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8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范毅;成丽新;吴立勇;俞国强;周晶文;黄屹;刘洋;聂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建国建筑工业有限公司;构兴(上海)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娅 |
地址: | 2153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筋 连接 灌浆 套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筋连接的灌浆套筒,包括套筒体,套筒体上设置有灌浆孔和出浆孔,套筒体内设置有与灌浆孔和出浆孔连通的灌浆腔体,所述套筒体的两端均设置有钢筋插入口,在两端所述钢筋插入口处均设置有限位环,所述套筒体的中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两侧向钢筋插入口的方向均设置有供钢筋插入的限位孔,所述套筒体两端的钢筋插入口与限位环和限位块两侧的限位孔三者共轴线设置,且限位环的直径与限位孔的孔径相同,所述限位环和限位孔均与钢筋间隙配合,钢筋从套筒体两侧的限位环中穿过,最终插在限位块两侧的限位孔中。在向套筒注浆前,对插入到套筒内的钢筋进行限位,保证钢筋之间的同心度和钢筋与套筒之间的同心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连接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筋连接的灌浆套筒。
背景技术
建筑工业化是我国未来建筑业的主要发展方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预制构件中钢筋的连接问题是其关键技术之一,在保证连接性能的前提下,开发出更合理的接头形式,对建筑工业化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领域中,通常采用灌浆接头的方式连接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钢筋,灌浆接头由灌浆套筒、两端待连接钢筋以及无收缩高强水泥砂浆(灌浆料)组成,其原理是:将无收缩灌浆料灌入灌浆套筒,填充满灌浆套筒与钢筋之间的间隙,无收缩灌浆料硬化后与待连接钢筋和灌浆套筒紧密结合,形成锚固连接,从而使两根钢筋连接在一起。
但现有的钢筋灌浆套筒设计上存在不足,现场施工条件等不确定因素存在,没有考虑套筒两端钢筋轴心与套筒轴心的重合度和两根对接钢筋的同心度,在施工过程中无法保证钢筋轴心与套筒轴心重合和两根对接钢筋的同心度,将会出现钢筋轴心与套筒轴心偏心接合,两根对接钢筋不在一条直线上的问题,钢筋轴心与套筒轴心的接合情况和两根对接钢筋的相对位置将会直接影响钢筋的传力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钢筋连接的灌浆套筒,在向套筒注浆前,对插入到套筒内的钢筋进行限位,保证钢筋之间的同心度和钢筋与套筒之间的同心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筋连接的灌浆套筒,包括套筒体,套筒体上设置有灌浆孔和出浆孔,套筒体内设置有与灌浆孔和出浆孔连通的灌浆腔体,所述套筒体的两端均设置有钢筋插入口,在两端所述钢筋插入口处均设置有限位环,所述套筒体的中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两侧向钢筋插入口的方向均设置有供钢筋插入的限位孔,所述套筒体两端的钢筋插入口与限位环和限位块两侧的限位孔三者共轴线设置,且限位环的直径与限位孔的孔径相同,所述限位环和限位孔均与钢筋间隙配合,钢筋从套筒体两侧的限位环中穿过,最终插在限位块两侧的限位孔中。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筒体的中部,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贯穿其自身的灌浆通道,所述灌浆通道连通灌浆腔体。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套筒体的中间位置的直径大于两端钢筋插入口的直径,所述灌浆腔体在套筒体内呈“橄榄球”状。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灌浆孔和出浆孔分别设置在套筒体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套筒体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灌浆孔,两个所述灌浆孔对称设置在所述套筒体的上下两侧。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套筒体的内壁朝向所述套筒体轴线方向凸出形成剪力槽,在垂直于所述套筒体轴线的截面上所述剪力槽呈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沿所述套筒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条平行的剪力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建国建筑工业有限公司;构兴(上海)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州建国建筑工业有限公司;构兴(上海)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77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