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管式鱼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7739.X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5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柳松涛;石小涛;蒋鑫;朱克节;吕翔;李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鱼道 | ||
一种便携式管式鱼道,包括T形进水管、分流消能管、双层诱鱼管、挡水消能板、下游垂直消能管和喇叭型进鱼管连接后形成的倒U形通道结构,所述倒U形通道的两端用于设置在挡水建筑物两侧;喇叭型进鱼管的喇叭口高度低于T形进水管的高度,喇叭型进鱼管位于下游侧设置,T形进水管位于上游侧设置;分流消能管和挡水消能板上均设有引水管,引水管另一端均设置在喇叭型进鱼管的喇叭口处。与传统鱼道相比,具有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易于维护的特点;鱼道采用了消能装置,可以减少鱼上游的阻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鱼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管式鱼道。
背景技术
鱼道大致可分为池式鱼道和槽式鱼道。针对于小型坎或落差不大的河道,目前主要采取工程开挖的方式解决鱼类洄游问题,这种方法显然过度浪费资金且工程量浩大,而且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携式管式鱼道,与传统鱼道相比,具有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易于维护的特点;鱼道采用了消能装置,可以减少鱼上游的阻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便携式管式鱼道,包括T形进水管,T形进水管与分流消能管连通,分流消能管与双层诱鱼管连通,双层诱鱼管与挡水消能板连通,挡水消能板与下游垂直消能管连通,下游垂直消能管与喇叭型进鱼管连通;
T形进水管、分流消能管、双层诱鱼管、挡水消能板、下游垂直消能管和喇叭型进鱼管连接后,整体形成了倒U形通道结构,所述倒U形通道的两端用于设置在挡水建筑物两侧;喇叭型进鱼管的喇叭口高度低于T形进水管的高度,喇叭型进鱼管位于下游侧设置,T形进水管位于上游侧设置;
分流消能管和挡水消能板上均设有引水管,引水管另一端均设置在喇叭型进鱼管的喇叭口处。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双层诱鱼管为直管结构,挡水消能板和分流消能管均为度弯管结构,下游垂直消能管竖直设置,喇叭型进鱼管的喇叭口朝向下游水流动的方向设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T形进水管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水平设置,第二管垂直于第一管中部设置,第二管与分流消能管连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所述T形进水管的第一管与上游水流的方向垂直设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分流消能管和挡水消能板的拐角处均设有引流管安装孔,引流管安装孔与引水管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分流消能管和挡水消能板的引流管安装孔处均设有开关阀。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双层诱鱼管、下游垂直消能管和挡水消能板的内壁均设有消能装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消能装置包括第一环形挡板和第二环形挡板,第一环形挡板和第二环形挡板截面均为L形;第一环形挡板和第二环形挡板与倒U形通道内壁连接后,形成了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的槽口相对设置,第二环形槽的宽度大于第一环形槽的宽度,第一环形槽位于第二环形槽的上游侧,第一环形挡板侧面设有射流孔。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下游垂直消能管的内径大于挡水消能板的内径。
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倒U形通道为鱼道,因为鱼道上下游水位存在水头差,所以鱼道进口处与出口处的水压力不相等,从而将上游水流压向下游,以形成虹吸;引水管一端设置在鱼道拐弯处,引水管另一端设置在喇叭型进鱼管的喇叭口处,使得喇叭口处有形成了局部的射流,起到了诱鱼作用;
2、采用了可拆卸式的设计方式,将鱼道整体分为多个可拼接的管段,可根据不同的地形及水流形态进行长度和高度调整;不仅实现了鱼道对不同野外实际地形环境的适应性,而且突出了便携式鱼道的设计理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77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曲轴前油封压装机构
- 下一篇:S型自动送料弯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