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钓鱼用防挂底弹簧铅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8246.8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0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能;王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小能 |
主分类号: | A01K95/00 | 分类号: | A01K95/00;A01K91/00;A01K83/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翁斌 |
地址: | 7445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钓鱼 用防挂底 弹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钓鱼用防挂底弹簧铅坠,包括端部设有鱼钩的渔线,渔线上串有铅坠,所述鱼钩和铅坠间还设有串在渔线上的鼓形弹簧,鼓形弹簧包括上簧体以及位于上簧体下方的下簧体,所述铅坠被包裹在上簧体内,所述上簧体上延伸有限制铅坠从上簧体内掉出的压环;所述上簧体呈自下而上螺圈逐渐增大的倒置塔形结构;所述下簧体呈自上而下螺圈逐渐增大的塔形结构;所述铅坠的上下方分别设有串在渔线上且限制铅坠相对渔线作上下窜动的太空豆;所述铅坠为通心橄榄形开口铅坠。该铅坠具有防止挂底、体积小、抗水流、成本低、回收率高得特点,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用铅坠,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钓鱼用防挂底弹簧铅坠。
背景技术
野外鱼类喜欢在水下石头或树枝、树根、水草多的地方活动生存,所以在野外钓鱼的时候这些地方成为钓鱼的首选钓位,为了鱼钩及饵料快速准确到达目标位置、防止水流冲走钓组,需要配合铅坠使用,但现有鱼钩和铅坠容易钩住水下杂物如树枝、树根、水草或水底垃圾,或卡在石头缝隙,导致鱼钩和铅坠不能回收而损失,造成经济损失,并且铅坠为金属铅制成,属于有毒污染物质,遗失到水里后会氧化分解,对自然水域造成污染,导致水及水生物铅含量超标,人畜饮用铅污染的水或食用鱼虾类会产生铅中毒的严重后果。一粒铅坠就可以污染60万升水,铅污染治理难度高,铅中毒难逆转,而铅坠又是钓鱼人的必需品,据十年前中国钓鱼运动协会统计中国有6千万钓鱼人,而且队伍还在增加,这么多钓鱼人在中国的几乎是有鱼的水域活动,每年都有数以千百吨计的铅坠遗失在大大小小的水域,正在污染着我们的生存环境。
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1.市场现有铅坠不具备防挂底功能,基本是挂底后没有收回来的可能性;
2.也有人用其他材质如钨钢代替铅,但生产成本太高;
3.也有人用塑料壳保护鱼钩和铅坠防止挂底,但易破损,体积大,遇水流急则阻力大,被水冲走,定位效果差。
据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钓鱼用防挂底弹簧铅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在复杂环境有效防止挂底、体积小、抗水流、成本低、回收率高的钓鱼用铅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钓鱼用防挂底弹簧铅坠,包括端部设有鱼钩的渔线,渔线上串有铅坠,所述鱼钩和铅坠间还设有串在渔线上的鼓形弹簧,鼓形弹簧包括上簧体以及位于上簧体下方的下簧体,所述铅坠被包裹在上簧体内,所述上簧体上延伸有限制铅坠从上簧体内掉出的压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簧体呈自下而上螺圈逐渐增大的倒置塔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簧体呈自上而下螺圈逐渐增大的塔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铅坠的上下方分别设有串在渔线上且限制铅坠相对渔线作上下窜动的太空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铅坠为通心橄榄形开口铅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弹簧保护铅坠,保证铅坠不会直接卡在石头缝隙或水下杂物中;
2.本发明的弹簧一头喇叭口可以保护鱼钩避免钩到杂物,另一头喇叭口可以避免弹簧铅坠整体卡入小缝隙;
3.本发明的弹簧具有伸缩弹性,遇阻碍可以弹跳、伸缩、翻转甚至变形而达到防止挂底作用;
4.本发明回收率高,重复使用率高,有效降低铅坠遗失对水域污染,有效降低钓鱼成本;
5.本发明结实耐用,防摔防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小能,未经王小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8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藏冷冻装置
- 下一篇:照明组件及冷藏冷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