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智慧型管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9048.3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5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席福存;刘长隆;逄震;李维东;陈健;胡琦;隋晓旭;刘超;蒋琪琪;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高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张世功 |
地址: | 266107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综合 智慧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管廊管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智慧型管控系统,具体是一种在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和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和及其整体监测、管理与控制系统;主体结构包括控制终端和受控终端两部分,控制终端和受控终端通过局域有限网络相连接,受控终端系统包括环境设备运行监控模块和手持便携信息管控模块;其设计理念科学、技术方案先进,控制原理可靠,操作使用便捷,实时可控性好,应用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管廊管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智慧型管控系统,具体是一种在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和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和及其整体监测、管理与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现代城市文明建设的不断创新和环境优美的进步要求,城市的运行设施和管线正在趋于向地下管网或集聚化方向发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构建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共用隧道,其在推进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上具有突出的效果,是建设智慧型和美丽化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一项民生工程。2017年1月2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城市管理管廊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和《海绵城市建设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2017年5月2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能源局印发了《推进电力管线纳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意见》;2017年6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在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抓好地下管廊的建设;2017年8月1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又发布了《关于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通知》。这些正在公布和实施的政策和规划文件足以说明了建设城市地下智慧综合管廊是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目前的地下综合管廊的管控系统的控制、巡检和环境监控等技术,依然主要依托于传统的摄像头监控和人工地下巡检,较少的运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对于管廊的具体运行状况、安全状况、设备和管道的运行状态仍然不能实时的更新和快速的掌握;管廊的检测系统、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等采用的技术标准和体系也各不相同,采用的技术标准也不一样,缺乏一套整体的管控运营体系,导致各个管线系统不能很好的融于一体,无法对管廊做整体的管控和监测,也无法很好的保证地下巡检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20778638.2公开了一种“城市综合管廊管道爆裂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仅针对管廊内的管道是否爆裂和泄露进行监测和控制,对管廊内的其他环境数据却不能进行监测和报警;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10363092.9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信息预警系统及方法”,该技术方案主要针对管廊的施工环境需求和管道铺设后的固定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缺乏对管廊运行维护的整体控制和监测能力;另外,现有地下设备运营的独立管控也造成了很大的人力和资源浪费,且智能化程度低下。
因此,寻求设计一种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使各个单独的管理监控系统全面融合、分布式高效管理和信息化平稳运行,同时兼顾灾难事故预警,满足报警和门禁等配套集成联动,消除各类信息孤岛问题的地下综合管廊智慧型管控系统是十分有开发应用前途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提供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其管控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建立一体化的地下管廊智慧型管控系统,实现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统一管理和优化控制,打造城市智慧生命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地下综合管廊智慧型管控系统的硬件装置主体结构包括控制终端和受控终端两部分,控制终端和受控终端通过局域有线网络相连接,受控终端系统包括环境设备运行监控模块和手持便携信息管控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高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高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90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杆基础加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机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