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旋转角度冷热水阀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9235.1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8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星伟 |
主分类号: | F16K11/074 | 分类号: | F16K11/074;F16K2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市诸***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角度 冷热 水阀 | ||
本实用新型是大旋转角度冷热水阀芯,具体涉及一种增大阀芯拨杆旋转角度的阀芯。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冷、热水阀芯旋转角度小,调温困难问题。本实用新型把静阀片冷、热水进水孔设计成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孔为内外两层排列,这种设计使拨杆旋转角度增大到近360度,使阀芯具有了一个充分的调温角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阀片的阀芯,具体涉及拨杆旋转角度,通过增大旋转角度完成精确调节水温的阀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热水阀芯由于受阀片结构的影响拨杆旋转角度基本在100度左右,由于旋转角度小不能精确控制水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冷、热水阀芯拨杆旋转角度小问题,通过把静阀片的进水口改为弧形凹槽,并且内外两层排列,使弧形角度接近360度,通过结构的改进解决了阀芯旋转角度小的问题。
技术方案
包括阀芯壳体1、拨杆2、旋转座3、阀片盖4、动阀片5、静阀片6、底座7组成,其特征为:静阀片6与动阀片5接触面侧的静阀片6冷水进水孔61、热水进水孔62设置为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两端部宽度为一端小一端大,从小端到大端弧形凹槽宽度逐渐递增。
弧形冷水进水孔61、弧形热水进水孔62两弧形孔为内外两层排列,内层弧形孔设置顺时针方向弧形宽度由小逐渐增大时外层弧形孔设置顺时针方向弧形宽度由大逐渐缩小,或内层弧形孔设置顺时针方向弧形宽度由大逐渐缩小时外层弧形孔设置顺时针方向弧形宽度由小逐渐增大。
冷热混水出水孔63在弧形冷水进水孔61、弧形热水进水孔62的弧形内侧或设置为圆形。
静阀片6与底座7接触面侧的冷水进水孔601、热水进水孔602、冷热混水出水孔603或设置为圆孔,分别与弧形冷水进水孔61、弧形热水进水孔62、冷热混水出水孔63相连通。
冷热混水出水孔63或设置为弧形,位置在弧形冷水进水孔61、弧形热水进水孔62外侧。
动阀片5有动阀片通水孔51,动阀片通水孔51为凹槽结构或设置为内凹的长方体,动阀片通水孔51一端设置在动阀片5的中心能连通冷热混水出水孔63,另一端在动阀片5外侧并连通弧形冷水进水孔61、弧形热水进水孔62,当动阀片5从静阀片6内侧向外侧移动时动阀片通水孔51内侧孔与冷热混水出水孔63连通面逐渐减少直至断开。
阀芯壳体1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凸台11,旋转座3上设置有与限位凸台11相适配的限位块31。
附图说明
图1为阀芯分解立体图
图2为静阀片6冷热混水出水孔63在静阀片内侧位置的正面图
图3为静阀片6冷热混水出水孔63在静阀片外侧位置的正面图
图4为静阀片6与底座7接触面侧的正面图
图5为动阀片5正面图
其中:1、阀芯壳体,2、拨杆,3、旋转座,4、阀片盖,5、动阀片,6、静阀片,7、底座,11、限位凸台,31、限位块,51、动阀片通水孔,61、冷水进水孔,62、热水进水孔,63、冷热混水出水孔,601、静阀片与底座接触面侧的冷水进水孔,602、静阀片与底座接触面侧的热水进水孔,603、静阀片与底座接触面侧的冷热混水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大旋转角度冷热水阀芯,当拨杆2前移带动动阀片5的通水孔51向静阀片6中心位置移动,使动阀片通水孔51接通了冷热混水出水孔63,并使冷热混水出水孔63连通了冷水进水孔61、热水进水孔62,冷、热水通过通水孔51再进入混水出水孔63排出,并能通过拨杆2前移幅度控制出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星伟,未经杨星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92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科中草药高效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管加工用端口磨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