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的防撞击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0528.1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4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崔勇;王一飞;李泽宇;彭若男;徐晓露;崔丹;冯国铜;杨亚琴;许戴铭;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19/20 | 分类号: | B60R19/20;B60R19/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撞击 缓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防撞击缓冲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撞击板、泄力层、第二撞击板、冲力传递层、第三撞击板、冲力分散层和第四撞击板,且泄力层、冲力传递层和冲力分散层内均充有高压气体;其中,泄力层设有额定泄压阀,冲力传递层为封闭体,冲力分散层包括第一气垫本体,并在冲力传递方向上,有若干根呈紧绷状态的碳纤维连于第一气垫本体的两端面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防护结构不能较为有效地减少因汽车碰撞车体对人体伤害的问题,其具有对撞击减震的效果,减少撞击对车辆损伤,把驾驶员的工作风险降到最低,减少意外事故和人身伤亡造成损失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防撞击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成为现代人外出常用的代步工具。但人们在享受汽车带来高速、快捷的同时,汽车安全问题日益显现。每年全世界发生的车祸数以万计,给众多家庭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不幸。
从实用新型汽车至今,汽车的发动机、车体防腐及舒适性都较最初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唯独在汽车安全防护结构上还停留在车体前后加保险杠、车内装安全带加气囊的水平,由于结构上的存在的问题,使用效果差,不能有效防止因汽车碰撞车体对人体的伤害,而社会的发展使得人类对汽车的依赖越来越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汽车防护结构不能较为有效地减少因汽车碰撞车体对人体伤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防撞击缓冲装置,使车辆的受力面压力分散,同时具有对撞击减震的效果,减少撞击对车辆损伤,把驾驶员的工作风险降到最低,减少意外事故和人身伤亡造成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汽车的防撞击缓冲装置,包括第一撞击板、泄力层、第二撞击板、冲力传递层、第三撞击板、冲力分散层和第四撞击板,所述的泄力层设于所述的第一撞击板和所述的第二撞击板之间,所述的冲力传递层设于所述的第二撞击板和所述的第三撞击板之间,所述的冲力分散层设于所述的第三撞击板和所述的第四撞击板之间,且所述的泄力层、所述的冲力传递层和所述的冲力分散层内均充有高压气体;
其中,所述的泄力层设有额定泄压阀,所述的冲力传递层为封闭体,所述的冲力分散层包括第一气垫本体,并在冲力传递方向上,有若干根呈紧绷状态的碳纤维连于所述的第一气垫本体的两端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撞击板、所述的第二撞击板、所述的第三撞击板和所述的第四撞击板的形状均为圆形平板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气垫本体由沿所述的第二撞击板的周向包裹着高强度合成橡胶并延伸至包裹着所述的第三撞击板的周向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泄力层包括第二气垫本体,且所述的额定泄压阀与所述的第二气垫本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气垫本体由沿所述的第一撞击板的周向包裹着高强度合成橡胶并延伸至包裹着所述的第二撞击板的周向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冲力传递层为一封闭的气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气垫由沿所述的第三撞击板的周向包裹着高强度合成橡胶并延伸至包裹着所述的第四撞击板的周向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05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