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换装升降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2752.4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5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周锐;蒋存汉;徐联明;金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神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14 | 分类号: | B66F7/14;B66F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201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桐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换装 升降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电池换装升降平台,包括电池托盘、升降总成和车架,所述车架的前侧安装有总控制开关,所述电池托盘设有多个电池框,所述电池托盘的四周均设有升降总成,所述升降总成包括升降器、涡轮蜗杆机构、电机、控制箱和行程限位装置,各个所述控制箱通过控制线缆与总控制开关连接,所述升降器包括箱体、直线轴承、丝杆和提升丝杆压盖,所述箱体内设有涡轮蜗杆机构,所述丝杆的上端依次穿过直线轴承、涡轮和提升丝杆压盖,所述蜗杆的右端与电机的左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电池换装升降平台,安全性高,占用空间小,重量轻,使用灵活方便,也避免了电池升降平台发生歪扭和卡死的现象,电池更换更加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升降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池换装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由于汽油资源的日渐稀少,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纯电动汽车(Blade Electric Vehicles,BEV)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在纯电动汽车尤其是纯电动货车行驶过程中,若蓄电池电力不足,需要对该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时长一般为2-3个小时,则限制了纯电动汽车的行驶,因此对该技术进行了改进,在蓄电池的上方设置升降平台,方便将电力不足的蓄电池取出然后放入充满电力的蓄电池,而无需花大量时间进行充电。
但是现有的纯电动汽车用于放置蓄电池的升降平台中的升降机通常采用液压系统。液压系统位于纯电动汽车内,存在漏油,油管老化,低温升降困难,占用空间大,重量重等问题,而且在行驶过程中,纯电动汽车内温度高,若油管老化漏油极易引起车辆自燃。因此采用涡轮丝杆升降装置用于电池升降平台上。
但是现有的涡轮丝杆升降装置用在汽车升降平台上时,电池升降平台的阻力大,电池升降平台发生歪扭和卡死的现象严重,增加电机的负担,减少了升降平台的使用寿命,也降低了电池更换的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电池换装升降平台,采用涡轮蜗杆、丝杆以及行程限位装置组成的升降系统,安全性高,占用空间小,重量轻,使用灵活方便,也避免了电池升降平台发生歪扭和卡死的现象,电池更换更加便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电池换装升降平台,包括电池托盘、升降总成和车架,所述车架的前侧安装有总控制开关,所述总控制开关上设有一键升降开关,所述电池托盘设有多个电池框,所述电池框内设有电池,所述电池托盘的四周均设有升降总成,所述一键升降开关同时控制各个升降总成的升降,所述升降总成包括升降器、涡轮蜗杆机构、电机、控制箱和行程限位装置,各个所述控制箱通过控制线缆与总控制开关连接,用于独立控制对应电机的工作,所述升降器包括箱体、直线轴承、丝杆和提升丝杆压盖,所述箱体内设有涡轮蜗杆机构,所述涡轮蜗杆机构包括涡轮和蜗杆,所述涡轮的下方设有直线轴承,所述箱体的上端设有提升丝杆压盖,所述丝杆的上端依次穿过直线轴承、涡轮和提升丝杆压盖,所述丝杆的上端部设有凹槽四,所述提升丝杆压盖的内侧一端设有凸块,所述凹槽四与凸块相配合,所述蜗杆与涡轮垂直设置,所述蜗杆的右端与电机的左端连接,所述电机的前侧与控制箱连接,所述行程限位装置位于箱体的两侧,所述丝杆的下端设有限位板,所述行程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杆、限位框和行程开关,所述限位杆的下端与限位板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上端与限位框连接,所述行程开关包括行程开关一和行程开关二,所述行程开关一卡于箱体的左侧且位于限位框内,所述行程开关二位于箱体的右侧,所述控制箱的左端设有进线孔三,所述行程开关的电线通过进线孔三与控制箱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神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神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27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磁悬浮列车真空管道系统
- 下一篇:NB-IoT智能追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