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家居方言语音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3968.2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9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王巍;程佳慧;韩彦博;位学聪;王阔;马钎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L15/00 | 分类号: | G10L15/00;G10L15/22;G10L1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家居 方言 语音 识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方言语音识别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6)侧面板上的Micro USB接口(1)、麦克风插孔(2)和电源开关(3);设置在外壳(6)另一侧面板上的降噪麦克风孔(4)和Micro SD卡插孔(5);设置在外壳(6)顶板上的录音/识别按钮(7)、录音/识别按钮指示灯(8)、电源指示灯(9)、录音/识别模式指示灯(10)及录音/识别模式按钮(11);外壳(6)内部设置模式选择模块(12)、语音录制模块(13)、语音处理模块(14)、语音识别模块(15)以及存储模块(16)。软硬件相结合,将现有网络数据库改为本地数据库,由用户根据需求录制,方言识别率更高,使用起来更方便,提升了使用效果和方言识别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家居方言语音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智能家居语音识别大多只有针对普通话的识别,用户通过说出普通话指令使装置向智能家居控制装置发出相应的指令,这样对不会说普通话或者普通话不标准的人来说用这种装置会很麻烦甚至无法使用,这些装置没有实现使用方言的识别,也就是方言语音识别技术。
有些方言识别装置缺少一些功能,比如只能识别一种方言,或者不能在识别了一种方言之后不经过设置就识别另一种方言。还有些方言识别装置识别率太低,容易出现错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方言语音识别装置,通过软件和硬件相结合,将现有的网络数据库,改为本地数据库,由用户根据需求录制,从而比现有的方言识别的识别率更高。由用户自己录制数据库,还可以根据用户自己的使用习惯录制,让用户使用起来更方便,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效果和提高方言识别的准确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方言语音识别装置,包括:
Micro USB接口(1)、麦克风插孔(2)、电源开关(3)、降噪麦克风孔(4)、Micro SD卡插孔(5)、外壳(6)、录音/识别按钮(7)、录音/识别按钮指示灯(8)、电源指示灯(9)、录音/识别模式指示灯(10)以及录音/识别模式按钮(11);其中所述Micro USB接口(1)、麦克风插孔(2)和电源开关(3)设置在所述外壳(6)的侧面板上,所述降噪麦克风孔(4)和Micro SD卡插孔(5)并列设置在所述外壳(6)的另一侧面板上,所述录音/识别按钮(7)、录音/识别按钮指示灯(8)、电源指示灯(9)、录音/识别模式指示灯(10)以及录音/识别模式按钮(11)设置在所述外壳(6)的顶板上。
优选地,所述外壳(6)内部设置模式选择模块(12)、语音录制模块(13)、语音处理模块(14)、语音识别模块(15)以及存储模块(16)。
优选地,所述模式选择模块(12)与所述录音/识别模式按钮(11)和录音/识别模式指示灯(10)连接,同时所述模式选择模块(12)连接所述语音录制模块(13)、语音处理模块(14)、语音识别模块(15)以及所述存储模块(16),用于将用户选择的结果传送至所述语音录制模块(13)、所述语音处理模块(14)、语音识别模块(15)以及所述存储模块(16)。
优选地,所述语音录制模块(13)与所述麦克风插孔(2)和降噪麦克风孔(4)连接,同时与所述录音/识别按钮指示灯(8)以及录音/识别按钮(7)连接,用于将录制好的语音文件传送至语音处理模块(14)。
优选地,所述语音处理模块(14)与所述语音录制模块(13)、所述语音识别模块(15)和存储模块(16)连接,用于根据模式选择的结果将处理好的语音文件传送至存储模块(16)或者语音识别模块(15),所述语音处理模块(14)接收模式选择模块(12)的模式指令,接收语音录制模块(13)的语音处理的指令,向语音识别模块(15)发送识别指令或者向存储模块(16)发送数据库存储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程大学,未经河北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39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刺微创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钨杆及其生产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