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3989.4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4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高源;彭惠平;胡坤;黄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30 | 分类号: | B01D46/30;B01D46/00;B01D4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涛 |
地址: | 528425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净化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包括:外壳;主风道,主风道具有主风道进口和主风道出口,主风道进口和主风道出口均形成在外壳上;检测风道,检测风道具有检测风道进口,所述检测风道进口形成在所述外壳上;进风格栅,所述进风格栅设置在所述主风道上,所述进风格栅上设有安装槽;灰尘传感器,所述灰尘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在所述安装槽内还设有与所述主风道连通的检测腔,所述灰尘传感器具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与所述检测腔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检测风道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整机内部形成局部自检测风道,实现红外传感器无风机检测,提高红外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同时有效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净化器大多配有用于检测室内环境中灰尘浓度的灰尘传感器。常用的灰尘传感器按工作机理分为红外传感器和激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按分类又分为有热阻丝和无热阻丝的红外传感器两种。有热阻丝的红外传感器,热阻丝加热,可在红外传感器局部形成检测风道,但是由于热气流流动缓慢,与外界气体交换存在延时,检测精度较低;无热阻丝的红外传感器气流交换迅速、成本较低,但其没有自检测风道,常规做法是在红外传感器的后端增加风机以形成检测风道,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同时增加风机也增加了空气净化器的体积,占用空间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至少解决现有空气净化器利用红外传感器检测灰尘浓度需要增加风机以形成检测风道,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
外壳;
主风道,所述主风道具有主风道进口和主风道出口,所述主风道进口和所述主风道出口均形成在所述外壳上;
检测风道,所述检测风道具有检测风道进口,所述检测风道进口形成在所述外壳上;
进风格栅,所述进风格栅设置在所述主风道上,所述进风格栅上设有安装槽;
灰尘传感器,所述灰尘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在所述安装槽内还设有与所述主风道连通的检测腔,所述灰尘传感器具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与所述检测腔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检测风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通过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设计,在整机内部形成局部自检测风道,并利用安装在进风格栅侧边的灰尘传感器对自检测风道内的空气进行检测,实现红外传感器的无风机检测,提高红外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同时有效降低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空气净化器,还可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进风格栅之间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检测风道进口、所述通风口以及所述灰尘传感器的所述进风口相连通以形成所述检测风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风道进口、所述通风口以及所述进风口同轴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口内安装有过滤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腔为截面呈矩形的腔体,且所述检测腔的长宽尺寸比所述灰尘传感器的排风口的尺寸大1-2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检测腔靠近所述主风道的一端壁上设有通孔,所述检测腔通过所述通孔连通所述主风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为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腔的外壁通过多个筋板支撑于所述安装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39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