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风分离器及气固分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4452.X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7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智;崔凌云;王松江;张振千;夏金法;雷世远;付春龙;张军;田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00 | 分类号: | B04C5/00;B04C5/04;B04C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孙海杰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 分离器 分离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固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风分离器及气固分离系统。旋风分离器包括分离器筒体和入口管道,入口管道与排序器相连通,使气体中携带的固体颗粒按粒径由小到大的有序排列状态进入到入口管道内;入口管道内设有第一分隔板,将入口管道分隔成靠近分离器筒体筒壁的第一进料通道和靠近分离器筒体中心的第二进料通道,相对较小粒径的颗粒经由第一进料通道到达靠近分离器筒体筒壁的位置;较大粒径的颗粒经由第二进料通道进入分离器筒体靠近中心的位置处;由于小粒径颗粒能够直接到达分离器筒体内靠近筒体筒壁的位置处,小粒径颗粒的分离半径变大,离心力增强,从而提高小粒径颗粒的分离效率,继而提高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固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风分离器及气固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旋风分离器是用于气固分离的一种设备,依靠离心力的作用将固体颗粒甩向边壁进而实现气固分离,然而固体颗粒中往往存在小粒径颗粒(5μm以下),在分离过程中所受的离心力较小,难以被甩向边壁,分离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风分离器及气固分离系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旋风分离器对小粒径颗粒分离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风分离器,包括分离器筒体和与所述分离器筒体切向连接的入口管道;所述入口管道用于与排序器相连通,所述入口管道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将所述入口管道分隔成第一进料通道和第二进料通道;所述第一进料通道位于所述入口管道靠近所述分离器筒体筒壁的一侧,所述第二进料通道位于所述入口管道靠近所述分离器筒体中心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隔板与所述入口管道的轴线方向呈一定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一进料通道连接所述排序器的一端为入口端,连接所述分离器筒体的一端为出口端,且所述第一进料通道的入口端的截面积大于第一进料通道的出口端的截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隔板与所述入口管道的轴线方向的夹角为1°-10°。
进一步地,所述入口管道的数量为1个或2个。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气固分离系统,包括排序器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所述入口管道与所述排序器的出口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中间连接管,所述中间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排序器的出口管道相连通,所述中间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入口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管内设置有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将所述中间连接管内部通道分隔成第三进料通道和第四进料通道;所述第三进料通道与所述第一进料通道相连通,所述第四进料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料通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隔板与所述中间连接管的轴线方向呈一定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三进料通道连接所述排序器的一端为入口端,连接所述分离器筒体的一端为出口端,且所述第三进料通道的入口端的截面积大于第三进料通道的出口端的截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隔板与所述中间连接管的轴线方向的夹角为1°-10°。
进一步地,所述排序器包括排序腔室,所述排序腔室呈螺旋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44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术室辅助配光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摇装置及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