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壳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5033.8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4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缪君明;孙元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远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F28F9/24;F28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赵海波 |
地址: | 214406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壳 换热器 | ||
1.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5),所述壳体(5)上设置有壳程介质进口接头(9)和壳程介质出口接头(10),壳体(5)一端设置有盖板(11),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管程介质进口接头(1)、管程介质出口接头(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内设置有多组换热管单元,每组换热管单元均分别包括两根以上的换热管(3),所述换热管(3)由壳体的一端延伸至壳体的另一端,相邻两组换热管单元的换热管(3)通过U型弯头(4)一一对应串联对接形成两条以上的折流回路;
所述管程介质进口接头(1)通过分液器(2)对接换热管单元将管程介质分配到各换热管内,所述管程介质出口接头(8)通过集液器(7)对接换热管单元将流经各换热管的管程介质汇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程介质出口接头(10)位于所述盖板所在的壳体一端,所述壳程介质进口接头(9)位于壳体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直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与U型弯头(4)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弯头(4)的内管径小于换热管(3)的内管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内设置有折流板(6),所述多组换热管单元贯穿折流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6)为螺旋折流板,由壳体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或者为弓形折流板,由壳体一端排列至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6)的边缘设置有厚度小于折流板的裙边,所述裙边填补折流板边缘与壳体内壁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与U型弯头(4)为导热效果好的紫铜、镍白铜、不锈钢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器(2)具有与管程介质进口接头(1)对接的通流孔、与换热管一一对接的两个以上的分流孔,两个以上的分流孔与通流孔分别连通;
所述集液器(7)具有与管程介质出口接头(8)对接的通流孔、与换热管一一对接的两个以上的集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远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远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50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矿热炉进料漏斗
- 下一篇:一种基体分离测试焊锡中杂质的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