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效率更高的太阳能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6413.3 | 申请日: | 201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8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依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10/40 | 分类号: | F24S10/40;F24S10/70;F24S23/70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卢梓雄;丁德轩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潮州市经济开发区中山(潮州)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效率 更高 太阳能 加热 装置 | ||
一种效率更高的太阳能加热装置,包括支架、主管道、多条太阳能真空管和光学反射面,主管道和太阳能真空管均通过支撑边框上安装在支架顶部;主管道、太阳能真空管均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处于外套管中,内套管的内腔构成内流道,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的夹层构成外流道;主管道的内流道与各条太阳能真空管的内流道均相通连接,主管道的外流道与各条太阳能真空管的外流道相通连接;光学反射面设置在支撑边框的下方。通过在太阳能加热装置的支撑框下方设置光学反射面,对太阳能真空管下方的光线进行反射,反射光线从各条太阳能真空管的下方背面对太阳能真空管中的介质进行加热,在有限空间充分利用太阳光,大幅度提高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效率更高的太阳能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得到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
目前,太阳能光热转换的主要形式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气加热器,其中,太阳能空气加热器一般包括支架、主管道和多条太阳能真空管,主管道和各条太阳能真空管均安装在支架上,各条太阳能真空管并排设置,主管道、太阳能真空管均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处于外套管中,内套管的内腔构成内流道,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的夹层构成外流道,主管道的内流道与各条太阳能真空管的内流道均相通连接,主管道的外流道与各条太阳能真空管的外流道相通连接。空气自主管道的内流道进入各条真空吸热管的内流道,再由真空吸热管的内流道流经真空吸热管的外流道,空气在真空吸热管的外流道被加热后,由主管道的外流道输出热空气,主要用于干燥农副产品、工业原料和制品以及建筑物取暖等等。
上述太阳能空气加热器由于光热转换效率较低而难以得到推广应用,这也是其它大多数太阳能换能装置所面临的问题,面临发展瓶颈,目前主要的研发方向是提高材料的光热转换性能,往往忽视太阳光的充分利用,如果将太阳光充分利用起来,也是提高光热转换效率的重要途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率更高的太阳能加热装置,这种效率更高的太阳能加热装置能够更充分利用太阳光,大幅度提高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效率更高的太阳能加热装置,包括支架、主管道和多条太阳能真空管,支架顶部设有支撑边框,主管道和各条太阳能真空管均安装在支撑边框上;主管道、太阳能真空管均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处于外套管中,内套管的内腔构成内流道,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的夹层构成外流道;主管道的内流道与各条太阳能真空管的内流道均相通连接,主管道的外流道与各条太阳能真空管的外流道相通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光学反射面,光学反射面设置在所述支撑边框的下方并且处于支撑边框的水平投影之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光学反射面包括支撑平台和凹凸反射膜,支撑平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处于所述支撑边框的下方,凹凸反射膜贴附在支撑平台的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凹凸反射膜包括塑料凹凸基材层和镀铝层,镀铝层镀制在塑料凹凸基材层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塑料凹凸基材层设有点阵排布的多个凹腔,每个凹腔均具有多个反射侧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在太阳能加热装置的支撑框下方设置光学反射面,对穿过各条太阳能真空管之间缝隙的光线进行反射,以及对入射到光学反射面的周边斜向光线进行反射,反射光线从各条太阳能真空管的下方背面对太阳能真空管中的介质(空气或水)进行加热,在有限空间充分利用太阳光,大幅度提高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太阳能真空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依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依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64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坪漆刮涂装置
- 下一篇:一种薄板金相试样固定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