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光电复合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6752.1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2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曹奎红;赵国辉;冯增华;赵建国;王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交联电力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9/02;H01B9/00;H01B11/06;H01B7/295;H01B7/282;H01B7/17;H01B7/02;H01B3/44;G02B6/44 |
代理公司: | 34112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055551***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缆芯 无卤低烟 屏蔽 对绞 编织总屏蔽层 电力传输单元 电气控制单元 光电复合电缆 轨道交通车辆 接地保护线芯 网络信号传输 信号传输单元 电磁场干扰 动力传输线 阻燃外护套 成缆节距 电磁保护 电磁干扰 电缆单元 多模光缆 光缆传输 控制线芯 模拟信号 屏蔽结构 视频信号 数字通信 数字信号 图像稳定 网络传输 线路系统 铝合金 内护套 屏蔽型 数据缆 耐热 包覆 成缆 多芯 加总 束绞 纵包 阻燃 电缆 清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光电复合电缆,缆芯包括有束绞成缆的屏蔽型电力传输单元、电气控制单元、多芯多模光缆信号传输单元、数字通信用对绞6类电缆单元和接地保护线芯,成缆节距不大于缆芯外径的20倍,在缆芯的外侧依次包覆有编织总屏蔽层、铝合金纵包内护套和无卤低烟阻燃外护套。本实用新型动力传输线具有屏蔽电磁保护,避免其他线路系统收到电磁干扰,控制线芯采用对绞分屏蔽加总屏蔽结构,无论对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都能很好地精确控制,网络传输采用6类数据缆,网络信号传输稳定,光缆传输视频信号可靠,不受其他电磁场干扰,图像稳定清晰,本实用新型电缆还具有耐热、耐燃油、阻燃、无卤低烟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车辆内部电气设备动力、控制回路、信号传输等复合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光电复合电缆。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基本都是单一功能的产品,目前按照GB/T12528标准,所提供给车辆的产品都是单芯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车辆上使用的动力传输、通信、视频传输、数据传输、电气控制等都是较多电缆成束敷设,这样不仅安装繁琐,电缆占用空间大,防护要求严格,而且由于电磁互相干扰,可能造成设备运行故障,甚至造成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光电复合电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光电复合电缆,包括有缆芯,所述的缆芯包括有束绞成缆的屏蔽型电力传输单元、电气控制单元、多芯多模光缆信号传输单元、数字通信用对绞6类电缆单元和接地保护线芯,成缆节距不大于缆芯外径的20倍,在缆芯的外侧依次包覆有镀锡铜丝编织总屏蔽层、铝合金纵包内护套和无卤低烟阻燃外护套。
所述的屏蔽型电力传输单元包括有三根动力线芯和一根中性线芯,所述的动力线芯包括有动力导体以及包覆在动力导体外侧的耐热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一,中心线芯包括有中性导体以及包覆在中性导体外侧的耐热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二,将三根动力线芯和一根中性线芯束绞后在外侧依次包覆有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一和耐热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薄壁护套层一,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一的编织密度大于85%。绝缘采用耐热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薄壁挤出。护套采用耐热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薄壁挤出。
所述的动力线芯为小于等于16mm2的规格,动力导体采用镀锡软铜丝,通过正规分层和小节距的方式绞合成导体,其中心层为一根镀锡铜丝,中心层外最多绞合层数为4层,具体层数根据导体截面而定,从内向外分别是6根、12根、18根、24根镀锡软铜丝,最外层绞向为左向,中间绞合方向由外向内分别为右向、左向、右向,中间层绞合节距不大于绞合外径的14倍,最外层绞合节距不大于绞合外径的10倍。
所述的动力线芯为大于16mm2的规格,动力导体采用镀锡软铜丝,通过先正规分层和小节距的方式绞合成股线,然后股线再以正规分层和小节距的方式绞合成复绞导体,其中心层为一股镀锡铜导体,中心层外最多绞合层数为4层,具体层数根据导体截面而定,从内向外分别为6根、12根、18根、24根,最外层股线绞合方向为左向,绞合节距不大于绞合外径的14倍,中间绞合方向由外向内分别为右向、左向、右向,绞合节距不大于绞合外径的16倍,所述的股线采用7根结构,中间一根,外层6根,外层绞合节距不大于绞合外径的10倍,复绞线的每层股线的绞合方向和该层的复绞方向相反。
所述的电气控制单元包括有控制线芯,所述的控制线芯包括有控制导体,在控制导体外侧包覆有耐热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三,将两根控制导体对绞后包覆有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二,对绞节距不大于100mm,将两根控制线芯对绞后在外侧依次包覆有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三和耐热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薄壁护套层二,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二和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三的编织密度均大于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交联电力电缆有限公司,未经东方交联电力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67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单轨铁路系统用单芯电缆
- 下一篇:陶瓷化硅橡胶绝缘耐温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