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燃叉车的启动控制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7446.X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8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袁正;白迎春;徐家祥;王杰;卓纳麟;吕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1/08 | 分类号: | F02N11/08;B66F9/07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王丽丽;金凯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 叉车 启动 控制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叉车的启动控制保护装置,包括与启动控制器连接的座椅开关、安全带开关、手制动开关、启动继电器、方向开关、启动开关,所述启动控制器,启动继电器、组合仪表、发电机均连接在蓄电池正极与负极之间;所述启动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与与组合仪表连接,所述的启动继电器线圈端连接到启动控制器,启动继电器触点输入端连接到蓄电池正极,输出端连接到启动机。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启动控制系统安全工作,本启动控制系统不仅受启动开关控制,同时受启动控制装置控制,降低了启动安全风险,防范了正常工作中的启动机打齿故障发生,有效的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燃叉车的启动控制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叉车普遍采用启动开关配合启动机实现叉车的启动功能。这种方式需要设置一个三档位的启动开关,并将其固定在启动开关安装孔内。叉车启动时,旋转启动开关到ON档,整车处于通电状态,旋转启动开关到Starter档且保持在这个档位,启动信号传输到启动机,启动机开始工作,带动整车启动,整车启动后,放开启动开关,启动开关回位到ON档位置。选择启动开关从ON档位置到OFF档位置,发动机熄火,从而实现整车的停止工作。在启动过程中,会出现由于启动开关触点粘黏,启动开关处于Starter档常闭状态,启动机一直处于启动中;或者正常启动后,旋转启动开关到Starter档,工作中发动机不断出现启动动作,导致启动机打齿,这种依靠单一的启动开关输出的启动信号控制整车启动方案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叉车的启动控制保护装置,实现了启动控制系统安全工作,本启动控制系统不仅受启动开关控制,同时受启动控制装置控制,降低了启动安全风险,防范了正常工作中的启动机打齿故障发生,有效的减少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燃叉车的启动控制保护装置,包括蓄电池、起动机、发电机、启动开关、启动控制器,以及与启动控制器连接的启动继电器、座椅开关、安全带开关、方向开关、手制动开关,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经第一保险丝与启动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电机连接在启动开关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负极之间,所述发电机的信号输出端与启动控制器的KD1端口连接;所述启动继电器的线圈的两端分别与启动继电器的两个控制端连接,启动继电器的开关静触点连接在第一保险丝与启动开关的输入端之间的节点处,启动继电器的开关动触点与启动机的进线端连接,所述启动机的出线端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方向开关串联在启动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前进后退开关信号之间,所述座椅开关串联在启动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座位开关信号端之间,所述安全带开关串联在启动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安全带开关信号端之间,所述手动开关串联在启动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手动开关信号端之间。
上述方案中,所述启动开关的两个输出端分别经第二保险丝、第三保险丝与启动控制器连接;所述启动开关的输出端通过第四保险丝与组合仪表连接。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组合仪表,所述启动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与与组合仪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座椅开关、手制动开关、方向开关为常开开关,所述安全带开关为常闭开关。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多个开关信号和发电机D+信号,判断启动机工作状态,控制叉车的启动,这种控制方式实现了启动安全保护及防止启动后再启动。本实用新型在启动控制电路里通过采集座椅开关信号,安全带开关信号,确保只有操作者坐在叉车座椅上且系上安全带前提下方可启动;通过采集方向开关的空挡信号,确保整车不可在档位启动,避免了在档位启动的安全隐患;通过采集手制动信号,确保整车只有在停车状态下方可启动;通过采集发电机D+控制信息,判断发动机工作状态,防止发动机工作状态下,再次启动启动机,对启动机进行保护,防止其打齿。同时设置了组合仪表显示座椅开关,安全带开关,手制动开关,方向开关,发电机D+控制信息工作状态,使得系统更加可视化,给操作者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74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