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级喷氨联合脱硝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7734.5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9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杨;李沙;戴瑜;马俊飞;徐克涛;郭博闻;朱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魏美贞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级 联合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级喷氨联合脱硝系统,属于工业废气净化环保及能源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烟道,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锅炉、一级还原剂喷射混合装置、省煤器、一级烟道SCR脱硝反应器、还原剂供应系统、二级还原剂喷射混合装置、二级独立SCR脱硝反应器和空预器;所述锅炉与烟道的进口连接,所述一级还原剂喷射混合装置、省煤器、一级烟道SCR脱硝反应器、二级还原剂喷射混合装置、二级独立SCR脱硝反应器和空预器沿着烟气的流动方向依次安装在烟道内,所述一级还原剂喷射混合装置和二级还原剂喷射混合装置均与还原剂供应系统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脱硝效率高、系统简单、运行费用低、还原剂利用率高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级喷氨联合脱硝系统,属于工业废气净化环保及能源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改变,因此,控制燃煤烟气污染物排放是我国治理大气污染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燃煤电厂烟气脱硝应用最广泛的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该技术具有成熟、稳定、经济的优点,但其脱硝效率受到NH3逃逸控制指标的限制,一般设计不超过90%。在高效率运行条件下,往往会导致脱硝还原剂耗量增大、NH3逃逸浓度超标、尾部空预器堵塞等问题。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燃煤电厂全面推进超低排放工作,要求NOx排放浓度小于50mg/m3,对于部分燃用贫煤、无烟煤的机组,锅炉NOx生成浓度往往超过500mg/m3,即要求脱硝效率大于90%,此时如何突破传统SCR技术的效率瓶颈,实现SCR脱硝高效、稳定、经济运行,成为当前燃煤烟气脱硝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如能够在常规SCR脱硝装置前预脱除一部分NOx,则将大大提高下游SCR脱硝装置运行的可靠性与经济性。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专利,如CN 104741001 A——《SCR法烟气脱硝装置及烟气脱硝方法》,即是当前普遍使用的SCR烟气脱硝技术,在省煤器与空预器之间设置独立SCR脱硝反应器,通过喷入还原剂在反应器内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烟气中NOx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脱硝。但受限于烟气流场的均匀性以及喷入的还原剂与NOx混合的均匀性,单独应用此技术的脱硝效率一般难以超过90%,过高的效率易导致NH3逃逸浓度超标,造成尾部空预器堵塞。
再如CN 106390717 A——《一种用于SCR和SNCR联合脱硝的脱硝烟道》,是通过在SCR脱硝反应器前的烟道内设置分隔结构将烟道在横断面上分隔成若干个分隔烟道,且各个分隔烟道的入口处均设置有烟气混合器,出口处设置有各自独立控制的脱硝还原剂喷射装置,其目的仍是为了解决传统SCR脱硝技术的流场均匀性问题,但相应烟气阻力较高,且上游SNCR脱硝装置的效率可调节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针对当前燃煤烟气NOx超低排放所要求的高脱硝效率与可靠经济性目标的两级喷氨联合脱硝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两级喷氨联合脱硝系统,包括烟道,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锅炉、一级还原剂喷射混合装置、省煤器、一级烟道SCR脱硝反应器、还原剂供应系统、二级还原剂喷射混合装置、二级独立SCR脱硝反应器和空预器;所述锅炉与烟道的进口连接,所述一级还原剂喷射混合装置、省煤器、一级烟道SCR脱硝反应器、二级还原剂喷射混合装置、二级独立SCR脱硝反应器和空预器沿着烟气的流动方向依次安装在烟道内,所述一级还原剂喷射混合装置和二级还原剂喷射混合装置均与还原剂供应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还原剂喷射混合装置和二级还原剂喷射混合装置的喷射方向均与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烟道的出口与尾部烟气处理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级喷氨联合脱硝系统的脱硝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77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联锁装置
- 下一篇:被动式超低能耗干作业平屋面找坡保温防水一体化檐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