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检钳部件加工用钻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7864.9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7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朝阳;黄伟;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临安康宏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3Q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检 部件 工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检钳部件加工用钻铣装置,它设有横孔加工部件、倒角部件、去毛刺部件、夹持部件,所述倒角部件位于夹持部件的一侧、所述去毛刺部件位于夹持部件的另一侧。活检钳部件加工用钻铣装置通过一个固定操作对象的夹持结构分别服务于横孔加工部件、倒角部件、去毛刺部件,实现了在一次定位操作下进行钻铣操作,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还大幅缩减了工艺流程,从而在提升品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获得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检钳部件加工用钻铣装置。
背景技术
活检钳是内镜检查取病理标本不可缺少的工具,它至少包括了钳夹、连板、拉杆连接头、套管,拉杆连接头与连板连接、连板与钳夹连接,三者形成四连杆机构,在推拉拉杆连接头时钳夹能够形成展开和闭合的效果。套管作为连板形成传动结构的支撑部件,它具有管状结构且设有一个槽口、套管上还设有横孔,横孔分布在槽口两侧。由于套管长度多为十五毫米、直径至多为四五个毫米,使得套管体积非常小、它是活检钳各个组成部件中的其中一种精密器件。
现有技术中,套管采用人工方式加工。生产套管的原料为细小的金属管、它是一种精密管件。按照金属管的材质硬度的高低之分,有对应两种生产工艺。其中金属管材质硬度较高的,采用的生产工艺包括了五个步骤:第一步,一批工人用手动铣削设备在金属管的一端的一侧铣出一个平面、然后再在金属管的同一端的另一侧铣出一个平面,由此将金属管铣扁;第二步,另一批工人用手动铣槽机在金属管上已经铣扁的部位铣出一道槽口,槽口在金属管的中心线上延伸;第三步,另一批工人用一个手动钻头钻取横孔,钻头在垂直外形是圆柱状的金属管的中心线的方向上运动,从金属管的扁平部位的一侧进入、再从金属管的扁平部位的另一侧钻出,由此在金属管上获得一个垂直金属管的中心线的横孔,该横孔与槽口连通且横孔位于槽口的两侧,铣槽时在横孔内产生毛刺;第四步,为了消除因钻横孔而在槽口内生成的的毛刺,另一批工人用手动钻头伸入槽口内,通过钻头高速运动去除位于槽口内的毛刺;第五步,需要在槽口的一端形成倒角,以使槽口的开口宽度从里往外逐渐增大,另一批工人用手动铣槽机在套管上逐一铣出两个倒角。实际生产中,上述五个步骤交由四组工人逐一完成,也就是,一批工人负责铣扁、一批工人负责铣槽、一批工人负责钻孔、一批工人负责去除横孔内的毛刺、一批工人负责在槽口处倒角,流水作业。上述工艺中钻横孔、去毛刺和倒角步骤为钻铣操作。
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低,产量有限。尤其是生产材质硬度较高的套管时人工作业的低效率缺陷更加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套管加工过程中提高钻铣操作的工作效率的问题,由此得到一种活检钳部件加工用钻铣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临安康宏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临安康宏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78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