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超薄一体化背光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9976.8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2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向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德普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44245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电路板 背光组件 遮光胶层 安装槽 导光板 增光膜 光线反射效率 本实用新型 从上至下 电性连接 框架连接 内侧表面 屏幕显示 依次设置 扩散膜 银镜层 胶层 一体化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超薄一体化背光组件,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的遮光胶层,所述遮光胶层和框架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增光膜、下增光膜、扩散膜和导光板,所述框架内侧表面设置有银镜层,所述导光板末端安装有LED灯,所述框架底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柔性电路板,所述LED灯与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LED灯外侧通过LED灯胶层与框架连接,该背光组件相较于现有产品厚度更薄,光线反射效率高,保证屏幕显示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超薄一体化背光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背光组件(液晶显示屏的光源),其发光原理为:液晶显示是被动发光元件,显示屏本身并不发光,而是由其下方的背光系统照亮的。背光源和液晶显示屏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液晶显示模块。液晶背光是一个平面的均匀照明装置,作为光源的冷阴极荧光灯管或LED灯条排列在整个背光源的两边或一边(可能是长边,也可能是短边)。冷阴极灯管是线光源,LED是点光源,把此光源转换为面光源需要使用导光板。导光板一般由高透光率的亚克力塑料制成,表面非常光滑平整,以致于大部分内部光线会在其平整表面上规则的全反射,而不会射出到导光板外部。液晶显示器的导光板的底部印有白色的网点。在导光板印有网点的位置上,光线不再规则的全反射而是会向导光板上方射出。控制每个位置网点的密度就可以控制导光板在这个位置射出光线的多少。精密设计的导光板网点可以让两侧入射的光线均匀的铺散在整个平面上。导光板上方会再放置光学膜片,这些膜片起到均匀光线,并且汇聚大角度光供正面观察等作用。
但是现有的背光模组需要安装单独的反射膜,从而造成产品厚度较厚,反射膜占据一定厚度,超薄的都需要0.08mm,普通的都厚达0.1-0.2mm,使背光组件无法进一步做到更薄,满足不了目前市场上对超薄高品质手机的需求,薄膜材料容易出现以下问题:在高温高湿或低温等恶劣环境下使用时,会因涨缩受阻(同其配合的胶铁一体化的框架部件涨缩率小),或是局部受到LED灯部件的局部高温影响,出现整体褶皱或局部褶皱,进而表现为液晶显示屏显示不均,影响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超薄一体化背光组件,相较于现有产品厚度更薄,光线反射效率高,保证屏幕显示均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超薄一体化背光组件,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的遮光胶层,所述遮光胶层和框架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增光膜、下增光膜、扩散膜和导光板,所述框架内侧表面设置有银镜层,所述导光板末端安装有LED灯,所述框架底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柔性电路板,所述LED灯与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LED灯外侧通过LED灯胶层与框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LED灯设有多个。
作为优选,所述LED灯呈等距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遮光胶层侧底部呈向下的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卡接在安装槽内侧。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呈矩形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遮光胶层中部呈矩形中空设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框架内侧表面设置有银镜层,银镜层具有高反射率功能,使得框架部件集成了反射膜的功能,相较于现有产品厚度更薄,银镜层与框架贴合,在恶劣环境使用时,表面不会产生褶皱,使得光线反射效率高,保证屏幕显示均匀;设置的上增光膜、下增光膜、扩散膜和导光板集成在框架内,使得整体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德普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德普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99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