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舶低温管道贯通穿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0460.5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7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卢宁波;周东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达管道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1/02 | 分类号: | F16L51/02;F16L59/21;F16L5/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王大国 |
地址: | 31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低温 管道 贯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低温管道贯通穿舱结构,包括低温管道,还包括连接管,所述低温管道外包覆有外套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设置有支撑板,另一端设置有环形的覆板,连接管套在低温管道外并与低温管道之间形成环形腔室,所述覆板焊接于舱壁上,支撑板固定于外套管上,低温管道与舱壁之间留有缝隙,本实用新型使低温管道在穿舱时不与舱壁直接接触,通过外套管、支撑板、连接管和覆板间接连接固定低温管道,使得低温管道的低温不会直接热传递至舱壁上,待热传递到达舱壁上时温度已与舱壁基本相同,对舱壁有效保护,同时使得低温管道在此处活动范围可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温管道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船舶低温管道贯通穿舱结构。
背景技术
在船舶LNG主机燃料存储及供给系统中存在超低温管路(设计温度为-165℃)。目前针对该温度等级的管路,普遍采用不锈钢管在通风管弄(结构)中输送;还有一种是用双层的管路(又称为双壁管,双层之间整体抽真空)对介质时进行输送。这二种管路都存在穿过碳钢舱的情况,通常超低温管道的设计温度都远低于船舶结构钢的使用温度,通常船舶的舱壁为碳钢钢板制成;过去通常的解决方法是用不锈钢套管加不锈钢覆板来解决;但由于碳钢钢板不耐低温,据传热温度场计算,要设置很大的不锈钢覆板,这样也导致管路布置极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低温管道在穿舱时不与舱壁直接接触,通过外套管、支撑板、连接管和覆板间接连接固定低温管道,使得低温管道的低温不会直接热传递至舱壁上,待热传递到达舱壁上时温度已与舱壁基本相同,对舱壁有效保护,同时使得低温管道在此处活动范围可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低温管道贯通穿舱结构,包括低温管道,还包括连接管,所述低温管道外包覆有外套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设置有支撑板,另一端设置有环形的覆板,连接管套在低温管道外并与低温管道之间形成环形腔室,所述覆板焊接于舱壁上,支撑板固定于外套管上,低温管道与舱壁之间留有缝隙。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为平滑直管。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包括平直段和波纹段,平直段位于波纹段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低温管道为双壁管。
进一步的所述低温管道包括单壁管和包覆在单壁管外的发泡绝热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舱壁上开设供低温管道穿过的孔径大于低温管道的外径,使得低温管道在舱壁处不与低温管道直接接触发生热传递,低温管道依次通过外套管、支撑板、连接管和覆板中间部件间接固定在舱壁上,此时低温管道与舱壁之间的热传递路线变长,且在热传递过程中中间部件与空气发生热传递,使舱壁与低温管道之间的温差在此得到缓冲;其中外套管便于支撑板连接,对低温管道的外壁做保护;若穿舱点低温管道与舱壁间需承受低温管道的力,此时连接管采用平滑直管作为刚性连接,使低温管道固定稳固;若船舱点无需承受低温管道的力或承受的力较小,如低温管道的左右两侧均为水平直线状态,低温管道与舱壁间受力稳定,此时低温管道采用平直段和波纹段结合形式,波纹管能够吸收缓冲低温管道活动或收缩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管为柔性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管为刚性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低温管道;2、外套管;3、支撑板;4、连接管;41、波纹段;42、平直段;5、覆板;6、舱壁;7、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船舶低温管道贯通穿舱结构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达管道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达管道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04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急诊临床治疗用的人工呼吸装置
- 下一篇:医疗设备维护用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