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池壳热流道塑胶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0477.0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6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缪琦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耐富(长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C45/28;B29C45/40;B29C45/77;B29C45/03;B29L3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梁正贤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热流 塑胶模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壳热流道塑胶模具结构,其热流道塑胶模具结构通过对分流板内的主流道与支流道进行中心对称设置,配合注料嘴在型腔上方的中心对称设置,使注料嘴在型腔进行注料的过程中,原料的注射压力作用在入子上时,尽量保证入子两侧受到原料注射压力平衡,进而尽量避免入子因受力不均发生倾斜的倾斜量过大,其成型过程中通过在合模注塑步骤中,利用沿型腔的中心点成中心对称设置的注料嘴注入到合模后的型腔内,使注料嘴注入的原料的压力在入子的两侧尽量保持平衡,使入子尽可能不发生倾斜偏移,解决了蓄电池壳成型过程中,原料注射压力对产品品质产生影响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壳注塑成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蓄电池壳热流道塑胶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蓄电池壳注塑成型的塑胶模具均为冷流道注塑模具,冷流道注塑模具即将熔融状态下的塑胶通过浇口套、流道和浇口进入模具型腔,在流道内不设置任何加热元件,冷流道塑胶模具在成型蓄电池壳的过程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冷料道模具开模之后会在浇口套、流道、浇口部分形成废料水口料;
2:成型周期长、压力损失大,生产效率低;
3、成型的产品表面光洁度低不美观壁厚不均匀;
4、力学性能较低。
中国实用新型申请号为201810521774.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电池槽及电池盖热流道塑胶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模具主体的内部设有加热系统,加热系统安装在模具主体中,模具主体中设有活动接口,活动接口通过螺丝与模具主体固定连接。该种蓄电池电池槽及电池盖热流道塑胶模具运用的是热流道塑胶模具,设有设有温控箱,且温控箱具备温度过高报警功能及自动调节功能,通过温控箱有效的调节整体式热流道系统中的温度,从而使溶体温度变化控制在要求的精度范围内,可以使模具内部剩余的原料不会冷却,避免再次经过粉碎设备进行破碎,使生产现场不会产生粉尘,对员工没有职业伤害,没有环境污染,从而达到环保作用。
虽然,上述专利实现了在对蓄电池壳热流道注塑加工,但是其任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并未考虑到在注塑加工过程中,注料嘴的排列分布在进料过程中的压力对蓄电池壳成型品质的影响,降低成型后蓄电池壳的力学性能;
2、蓄电池壳成型注射过程中,原料注射压力大,长期工作后,极易导致型腔破裂;
3、蓄电池壳成型后,脱模过程中,顶杆直接顶出蓄电池壳,导致蓄电池壳上出现凹块,影响表面光洁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壳热流道塑胶模具结构,其通过对分流板内的主流道与支流道进行对称设置,配合注料嘴在蓄电池壳的中心对称设置,使注料嘴在进行注料的过程中,原料的注射压力作用,尽量保证入子两侧受到原料注射压力平衡,进而尽量避免入子因受力不均发生倾斜的倾斜量过大,解决了现有热流道塑胶模具原料注射压力对产品品质产生影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蓄电池壳热流道塑胶模具结构,包括:
上模总成,所述上模总成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相互叠加连接的隔热板、上模固定板、热流道板及上模板,,所述上模板内嵌设有上模盖板与型腔板,所述上模盖板覆盖于所述型腔板的上方,该型腔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注塑成型蓄电池壳的型腔及围绕该型腔设置且对型腔内成型的所述蓄电池壳进行冷却的冷却流道,所述上模总成内设置有与该型腔连通且向该型腔内注入热塑胶的热流道组;以及
下模总成,所述下模总成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相互叠加连接的下模板及下模固定板,该下模板上竖直设置有若干的入子单元,该入子单元与所述型腔一一对应穿插配合形成与蓄电池壳成仿形设置的成型腔,所述下模总成内设置有将成形后倒扣于所述入子单元上的蓄电池壳顶出的脱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耐富(长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优耐富(长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0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