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砂式双作用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0665.3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0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宋清新;刘雨文;李宏忠;刘贵临;安源;苏帅;刘伟;高强;曲卫光;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滨南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34/10 | 分类号: | E21B34/10;E21B43/20;E21B3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砂式双 作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砂式双作用阀,包括阀本体、密封机构、反洗装置、套筒,所述反洗装置开设中心盲孔腔和设轴向贯通的轴向偏心通道,且反洗装置还开设径向孔,径向孔中安装径向桥接管,该径向桥接管使中心盲孔腔和反洗装置外部连通,所述中心盲孔腔的上端口畅通,下端口封堵,所述套筒下端丝扣式连接反洗装置上端,所述阀本体位于套筒内部,且阀本体外壁与套筒内壁构成第一环空通道,所述密封机构上端连接阀本体,下端丝扣式连接反洗装置的中心盲孔腔的上端口,所述密封机构与套筒之间构成第二环空通道。注水时,避免了阀球上的堵塞;反洗井时,能够顺利实施洗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注水井注水配套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沉砂式双作用阀。
背景技术
随着油井的开采,油层地层压力不断下降,为了弥补地下亏空,恢复或提高油层压力,需要注水补充地层能量,以获得较高的采收率。而到了开发中后期,由于纵向上层间差异,不同油层之间吸水不均衡,为了进一步提高开发效果,采用分层注水技术来保证各油层均衡吸水,以适应油藏开发的需要。
在带压注水井下入分层注水管柱时,为了保证作业的正常进行,避免井底高压水通过管柱喷出,必须在下放管柱前,将管柱临时封闭。通常在管柱底部下入双作用阀,常见的双作用阀主要由阀球、阀座、密封塞构成,密封塞由剪钉固定在阀座下密封下部,上部支撑阀球,下入井内设计位置后,应用水泥车油管内打压,剪短剪钉,密封塞脱落,阀球落入阀座再起到洗井单向阀的作用。
现有双作用阀功能基本满足带压注水井的作业及后期洗井的需要,但在注水过程中,注入水中的悬浮物、砂等机械杂质会由于水流和重力直接落到阀球上,在水压作用下降逐级将阀球密实埋死,再次实施反洗井无法再向上打开洗井通道,从而出现洗井不成功的情况。
因此,迫切地需要一种沉砂功能的双作用阀来解决上述问题。
申请号:201820519134.8是一种注水井液控洗井阀,能够实现石油工业注水井在液压控制下的正、反洗井,尤其适于海上石油平台的注水井使用。本洗井阀包括上缸套和下缸套,下缸套的缸体上设有液流孔,将上缸套与下缸套螺纹连接,上缸套的上部与设有中心孔的上接头连接,在上缸套与下缸套内装有液控阀芯,该液控阀芯的液流孔能够与下缸套上的液流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与环空封隔器配套使用,可实现液压控制下的洗井和解堵功能,提高洗井效果,保证了封隔器胶筒的密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制造简单,能够多次开启和关闭,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具有显著的使用效果。
申请号:201820298466.8公开了一种管柱和双管可洗井分层注水系统,该管柱应用于分层注水,包括:中心管具有第一注水流道和第二注水流道;所述中心管的外侧或者内侧具有第一滑动机构;所述中心管的外侧具有坐封机构,所述坐封机构与所述中心管连通;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具有第一流道,所述中心管上具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具有注水开关机构;所述中心管,用于利用水压或者气压将所述坐封机构坐封,并将水通过所述第一注水流道注入第一注水层;所述第一滑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连通,将所述注水开关机构打开,将所述水通过所述第二注水流道注入第二注水层;其中,所述坐封机构用于隔离所述第一注水层和所述第二注水层;以及另一种管柱。
申请号:201610903935.X涉及一种反洗井沉降开关,属油田水井注水的专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水井管柱注水工艺反洗井处理的液、固分离装置;包括洗井阀、洗井短节、沉降管,洗井阀、洗井短节、沉降管依次螺纹连接,所述的洗井短节为圆柱体,洗井短节上部设有沉孔和与其沉孔连通的倾斜向上的进液孔,洗井短节本体上设有与洗井阀的阀筒内腔连通的轴向沉降通孔,沉降管底部安装有丝堵。本发明在使用时,洗井阀下端连接洗井短节与其上部注水管柱连通的形成沉降通孔,将注水管柱内的沉降物沉降到洗井短节下部连接的沉降管内,避免沉降物堆积在洗井阀的球座上,有效解决洗井阀坐封不严、注水管柱漏失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滨南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滨南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06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野战机动微电网储能系统
- 下一篇:一种矿用精确调节自动调节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