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电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0810.8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0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娥;骆玉叶;于博;张健;王训;孔艳;李叶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郑小粤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暖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暖器,智能电暖器包括:机壳、加热组件、传感器组件、控制模块和驱动装置,机壳和加热组件构成智能电暖器主体,加热组件能够向外部传递热量,传感器组件能够检测周围的人体及人体温度,控制模块根据人体温度信号控制驱动装置,带动智能电暖器靠近或远离人体,改变智能电暖器与人体间的距离,以提升制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电暖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煤改电”政策的出台,针对国内各地区气温差异及供暖空白的小家电取暧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改善电暖器的取暖效果,是目前面临的最关键问题。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电热膜电暖器,采用新型加热元件电热膜片,电暖器正常工作时,电热膜片温度可高达250℃,在强化辐射的同时增大自然对流散热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取暖效率。然而此种电暖器工作时产生的热气流直接上浮,导致水平方向热气流较弱,出风面积小,散热不均匀,取暖效果差。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CN207501228U中所示,为一种外壳为圆柱形网筒的发热体旋转式电暖器,可以360℃出风。其特殊之处在于发热体组件连有驱动装置,发热体可以按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逆时针方式转动,网筒环绕电发热体组件。然而该电暖器采用的是纯对流的散热方式,360℃出风的气流在浮升力的作用下会上浮,热效率不高,且不能跟随人体的位置变化而智能移动。
专利WO2019/023822A1中提出一种人体跟随式智能电暖器,以强制对流方式散热,包含摇摆的驱动电机、红外式人体检测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风机系统等,可以根据人体所在方位控制摇摆电机驱动电暖器本体,使电暖器本体正面跟随人体方位转动出风。然而该电暖器仅能根据人体方位改变电暖器的出风面,制热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制热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电暖器。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电暖器,包括:机壳、加热组件、传感器组件、控制模块和驱动装置,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部,所述加热组件能够产生热量并透过所述机壳向外传递;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壳表面,能够感应周围环境中的人体温度;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壳底部,用于驱动所述电暖器运动;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接收来自所述传感器组件的温度信号,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热膜和电热膜支撑柱,所述电热膜支撑柱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壳,所述电热膜固定设置于所述电热膜支撑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热膜数量为至少两个,并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电热膜支撑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整体呈长方体形或圆柱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能够检测周围人体温度和所述智能电暖器与人体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组件还能够检测周围环境当中的障碍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数量为至少两个,并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机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圆筒形壳体,所述上盖板设置于所述机壳顶部,所述上盖板设有出风口;所述圆筒形壳体为网筒结构;所述下盖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用于安装所述驱动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暖器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部,所述风扇能够将所述机壳内的气体排至外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驱动轮设置于所述机壳底部中心,多个所述从动轮设置于所述机壳底部外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08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质沥青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预制构件升温养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