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直线伸缩式护脚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1043.2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6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心茹;孙刘宝;徐强军;姬晓彪;黄景凯;牟堂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萨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13/28 |
代理公司: | 无锡睿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6 | 代理人: | 张悦 |
地址: | 21416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梯 直线 伸缩 脚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直线伸缩式护脚板,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上护板、中护板和下护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所述中护板和所述下护板沿所述上护板移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下护板沿所述中护板移动。解决了现有方案造成的会碰触到井道内其他装置、护脚板完全伸出后长度较短、结构强度低、防护效果差和护板的折叠处容易发生卡顿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脚板,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直线伸缩式护脚板。
背景技术
一般的,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对于电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电梯安全事故频发,对电梯的安全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梯的护脚板就是电梯安全系统中重要的一环。由于电梯轿厢地坎和厅门地坎之间存在间隙,为防止乘客出入电梯时脚被电梯轿厢剪切,在电梯轿厢的下端固定有护脚板。另一方面,当电梯出现故障,施救的过程中为避免被施救人员出电梯轿厢时,因为电梯轿厢处于非平层区,而导致人员坠入井道的情况发生。国家标准对护脚板垂直部分高度也有不小于750mm的要求。
现有的方案,采用折叠方式设置护脚板。通过两块护板的折叠和伸出实现防护。这样的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护板折叠和伸出的幅度较大,会碰触到井道内其他装置;(2)只采用两块护板折叠,护脚板完全伸出后长度较短;(3)采用折叠的方式设置的护脚板,结构强度低,防护效果差;(4)护板的折叠处容易发生卡顿,故障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直线伸缩式护脚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会碰触到井道内其他装置、护脚板完全伸出后长度较短、结构强度低、防护效果差和护板的折叠处容易发生卡顿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直线伸缩式护脚板,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上护板、中护板和下护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所述中护板和所述下护板沿所述上护板移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下护板沿所述中护板移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护板上安装有第一伸缩连接件;所述第一伸缩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护板和所述中护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所述中护板和所述下护板沿所述第一伸缩连接件移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护板上并列开设有上护板安装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护板两侧设置有第一侧护板;所述上护板上设置有上护板角钢;所述第一侧护板和所述上护板角钢固定住所述第一伸缩连接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中护板上安装有第二伸缩连接件;所述第二伸缩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中护板和所述下护板;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下护板沿所述第二伸缩连接件移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中护板上端设置有第一上加强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中护板两侧设置有第二侧护板;所述中护板上设置有中护板角钢;所述第二侧护板和所述中护板角钢固定住所述第二伸缩连接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下护板上端设置有第二上加强板;所述下护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二下加强板;所述下护板两侧设置有第三侧护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电动伸缩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萨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伊萨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10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极板电磁压紧装置和焊接机
- 下一篇:一种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