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搅拌型巴氏消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1358.7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6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白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犇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3/03 | 分类号: | A23C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066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 型巴氏 消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搅拌型巴氏消毒机,以发酵罐作为鲜奶的盛装载体,并设置在夹套的腔体内,使用时,在夹套的腔体内注入水,通过加热棒进行腔体内水的加热,加热后的水会将热量传递到发酵罐中,以实现发酵罐中鲜奶的加热,达到杀菌的作用,该消毒机中设置有搅拌器可在发酵罐底部搅拌形成漩涡,以使发酵罐内的鲜奶进行充分的热传导,以提高受热的均匀性,同时该消毒剂由控制器进行智能控制,可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该搅拌型巴氏消毒机,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温控的精准度高、杀菌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消毒用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搅拌型巴氏消毒机。
背景技术
巴氏灭菌法,也称巴氏消毒法,是法国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于1862年发明的消毒方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鲜奶上,用于杀灭鲜奶里含有的病菌。
目前,市面上关于巴氏消毒机的种类有很多,但大多以蒸汽杀菌为主,仅少数是通过电加热水箱循环加热发酵罐的形式,以实现鲜奶的杀菌目的。但无论是蒸汽杀菌还是电加热水箱杀菌,其实质上,均是为了将鲜奶加热到一定温度范围内,使其杀灭病菌的同时仍能保持鲜奶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因此,对于巴氏消毒机而言,其温度控制以及加热的均匀性,成为影响巴氏消毒质量的重要因素。而现有的巴氏消毒机均是通过人工进行温度控制,存在控制的精度低、温度不稳定的问题,而且在加热的过程中,还存在鲜奶的受热不均,导致杀菌效果差、部分营养成分丢失等问题。
因此,如何研发一种新型的巴氏消毒机,以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搅拌型巴氏消毒机,以至少解决现有的巴氏消毒机存在温度控制精度低、鲜奶受热不均、杀菌效果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搅拌型巴氏消毒机,该消毒机包括:壳体、夹套、发酵罐、搅拌器、加热棒、液位计、温度计以及控制器;
所述壳体的上端端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孔;
所述夹套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夹套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夹套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进口和出口,在所述进口和出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在所述夹套的上端端面、底面以及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第二安装孔以及第三安装孔;
所述发酵罐的下部依次穿过所述壳体上的第一安装孔以及所述夹套上的第二安装孔插设于所述腔体内,且在所述发酵罐的底面设置有第四安装孔;
所述搅拌器包括:电机、搅拌轴以及多个搅拌叶片;
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壳体内,设置于所述夹套的外部下方,且与所述夹套的底面固定连接;
所述搅拌轴一端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夹套中的第三安装孔以及所述发酵罐中的第四安装孔,在所述发酵罐内向上延伸;
多个所述搅拌叶片均位于所述发酵罐内,且沿着所述搅拌轴的下部侧壁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搅拌叶片均一端端部与所述搅拌轴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加热棒安装于所述夹套内;
所述液位计与所述夹套中的腔体连通,用于检测所述腔体中的液位高度;
所述温度计安装于所述夹套内,用于检测所述腔体内液体的温度;
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液位计的输出端以及所述温度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控制端、第二电磁阀的控制端、加热棒的控制端以及搅拌器中电机的控制端连接。
优选,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夹套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进一步优选,所述夹套上设置有溢流口。
进一步优选,在所述壳体的底面设置有多个万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犇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犇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13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饰面板定位入孔干壁钉
- 下一篇:一种烟花底板用自动压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