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移动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2095.1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3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毛正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鸿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J50/10 |
代理公司: | 南京鸿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5 | 代理人: | 刘娟娟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电子设备 无线 移动 充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移动充电装置,其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电源开关、充电插孔、照明灯、无线充电区域、固定板和活动轴,所述电源开关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端的中间处,所述充电插孔位于所述壳体上端的左侧,所述照明灯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左端,所述固定板通过活动轴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中间处。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的增加,能有效的减少了依靠插线补充电力的机率,增强了使用时的便捷性,提高了节能环保的理念,在给用电器充电的过程中,通过电力输出线圈,能有效的让使用者充电的时候不用考虑去插电源线,降低了充电时的麻烦,而且避免了因忘带电源线导致不能给用电器充电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移动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用电器的使用频率是越来越高,而在用电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因充电而产生烦恼,后来研发出了一种移动充电装置,目前,现有的移动充电装置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移动充电装置一般都是依靠插线补充电力,降低了使用时的便捷性,增加了能源的消耗,而且现有的移动充电装置,可能因为使用者忘带电源线,而导致不能给用电器充电,提高了充电时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移动充电装置,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的增加,能有效的减少了依靠插线补充电力的机率,增强了使用时的便捷性,提高了节能环保的理念,在给用电器充电的过程中,通过电力输出线圈,能有效的让使用者充电的时候不用考虑去插电源线,降低了充电时的麻烦,而且避免了因忘带电源线导致不能给用电器充电的可能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移动充电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电源开关、充电插孔、照明灯、无线充电区域、固定板和活动轴,所述电源开关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端的中间处,所述充电插孔位于所述壳体上端的左侧,所述照明灯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左端,所述固定板通过活动轴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中间处,所述无线充电区域位于所述壳体正前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电路板、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蓄电池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下端,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中间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方;所述电路板上设有联接板、逆变器、变频器和转换器,所述联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电路板的左右两端,所述逆变器固定连接在所述电路板的右下方,所述变频器固定连接在所述电路板的右上方,所述转换器固定连接在所述电路板的中间处,所述电路板的左端设有电力输出线圈、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移动充电装置和绝缘垫,所述电力输出线圈通过焊接接头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接,所述绝缘垫固定连接在所述电力输出线圈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照明灯通过镶嵌的方式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充电插孔采用的是USB插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路板通过铆钉的方式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镶嵌的方式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联接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接,所述逆变器、变频器和转换器均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力输出线圈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接,所述电力输出线圈采用铜丝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移动充电装置,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的增加,能有效的减少了依靠插线补充电力的机率,增强了使用时的便捷性,提高了节能环保的理念,在给用电器充电的过程中,通过电力输出线圈,能有效的让使用者充电的时候不用考虑去插电源线,降低了充电时的麻烦,而且避免了因忘带电源线导致不能给用电器充电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移动充电装置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鸿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鸿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20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