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接吸取膜杯的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3034.7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9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奚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郝思琳医用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接 吸取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接吸取膜杯的新结构,包括膜杯,膜杯包括上杯体和下杯体,上杯体杯身的一半设置于柔性杯架的内壁,柔性杯架的底部设有杯架底板,杯架底板与柔性杯架之间连接,上杯体放置于杯架底板的上方,杯架底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杯架底板网孔,杯架底板的底部设有托板,托板与杯架底板连接,托板的内壁设有一加热装置,托板的底部设有负压密封斗,负压密封斗的上半段设置于托板的内壁,负压密封斗的底部设有延伸部,负压密封斗与延伸部连接,下杯体设置于延伸部的底部。本实用新型方便自动化快速固定膜杯,有效节省了操作时间,样品在检测时转移的程序减少,精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对接吸取膜杯的新结构。
背景技术
采用滤膜收集标本中的有形物质并且直接将滤膜进行透明处理置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是一项新型的形态学检测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医学检验和其他领域的微小有形物质检测,为了让滤膜杯适用于自动化设备的操作,需要一种可以批量操作的滤膜杯的夹持或者固定装置,以便实现批量标本准确安全地放置在自动化设备的工作层面,并且与自动化设备上的负压抽吸装置准确密封对接,实现大批量标本的自动化检测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接吸取膜杯的新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接吸取膜杯的新结构,包括膜杯,所述膜杯包括上杯体和下杯体,所述上杯体杯身的一半设置于柔性杯架的内壁,所述柔性杯架的底部设有杯架底板,所述杯架底板与所述柔性杯架之间连接,所述上杯体放置于所述杯架底板的上方,所述杯架底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杯架底板网孔,所述杯架底板的底部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与所述杯架底板连接,所述托板的内壁设有一加热装置,所述托板的底部设有负压密封斗,所述负压密封斗的上半段设置于所述托板的内壁,所述负压密封斗的底部设有延伸部,所述负压密封斗与所述延伸部连接,所述下杯体设置于所述延伸部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上杯体的内壁底部设有滤膜,所述滤膜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卡环槽,所述上杯体的内壁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卡环,所述卡环与所述卡环槽对应设置,所述卡环和所述卡环槽之间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延伸部的两侧底端分别设有胶垫,所述延伸部通过所述胶垫与所述下杯体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延伸部的一侧设有一管口,所述管口内放置有负压抽吸管,所述负压抽吸管的一端设有负压抽吸口,所述负压抽吸口设置于所述延伸部的内壁,所述管口的内壁设有一圈密封圈,所述管口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延伸部密封连接,所述负压抽吸管的另一端连接吸引器。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发热元件和温度控制元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所述负压密封斗,可以减少负压抽吸带来的形变,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2)本实用新型所述负压密封斗设置成开口为由大到小的渐变式漏斗状,所述下杯体的顶端壁所述延伸部的开口大,可以避免外溢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延伸部两侧底部设置的所述胶垫,可以保证所述延伸部与所述下杯体的密封连接,提高了密封效果。
(4)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所述加热装置可以为所述滤膜提供热源,并可以根据实验要求提供温度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滤膜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郝思琳医用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郝思琳医用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30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空玻璃用复合暖边间隔条
- 下一篇:一种快速自动化光学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