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碟形螺母整形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3413.6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8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华航新马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6 | 分类号: | B21D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卢春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母 整形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碟形螺母整形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碟形螺母整形机构,包括支架、设置于支架的伸缩气缸、与伸缩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芯棒杆、设置于支架并用于导引芯棒杆移动的第一固定板、与芯棒杆螺接的调整杆、设置于调整杆远离芯棒杆一端的冲座、套设于冲座外侧的压盖、设置于压盖与冲座之间的中模;实际使用时,伸缩气缸经由芯棒杆驱动调节杆移动,移动的调整杆带动冲座、压盖及中模移动,进而实现对碟形螺母的自动整形,自动去除CNC加工碟形螺母后碟形螺母内径与外径所残留的毛刺,提升毛刺的去除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碟形螺母整形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碟形螺母整形机构。
背景技术
碟形螺母是一种常用的配件之一,现有技术中主要利用CNC机床加工生产碟形螺母,由于碟形螺母自身构造所存在的原因,目前CNC加工的碟形螺母容易易变形或者加工角度容易出现误差,此外,CNC加工的碟形螺母的外径和内径的口部容易出现毛刺,后期处理比较麻烦,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去除处理掉毛刺,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碟形螺母整形机构,实现对碟形螺母的自动整形,自动去除CNC加工碟形螺母后碟形螺母内径与外径所残留的毛刺,提升毛刺的去除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碟形螺母整形机构,包括支架、设置于支架的伸缩气缸、与伸缩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芯棒杆、设置于支架并用于导引芯棒杆移动的第一固定板、与芯棒杆螺接的调整杆、设置于调整杆远离芯棒杆一端的冲座、套设于冲座外侧的压盖、设置于压盖与冲座之间的中模。
其中,还包括垫片,垫片位于冲座与中模之间。
其中,冲座内具有上冲,上冲具有贯穿垫片、中模并突伸出压盖的针体件。
其中,支架设置有调整端盖,调整杆贯穿调整端盖,调整杆具有凸肩部,凸肩部位于调整端盖下方,调整端盖的下端面用于挡止抵触凸肩部;调整杆外侧螺接套设有锁定螺母,锁定螺母位于调整端盖上方,调整端盖的上端面用于抵触挡止锁定螺母。
其中,调整端盖具有盲孔,调整杆贯穿盲孔的底壁,盲孔自调整端盖的下端面凹设而成,盲孔的底壁用于抵触挡止凸肩部;调整端盖具有用于螺接在支架上的外螺纹部。
其中,支架装设有锁定板,锁定板具有内螺纹孔,调整端盖的外螺纹部螺接在锁定板的内螺纹孔。
其中,支架装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装设有托盘,伸缩气缸装设于托盘,托盘具有贯穿托盘的滑孔,芯棒杆滑动容设于滑孔内。
其中,托盘具有盘体部及与盘体部连接的竿体部,伸缩气缸设置于盘体部,竿体部设置于支架,竿体部的外侧套设有调整盘,调整盘位于盘体部与支架之间。
有益效果:实际使用时,伸缩气缸经由芯棒杆驱动调节杆移动,移动的调整杆带动冲座、压盖及中模移动,进而实现对碟形螺母的自动整形,自动去除CNC加工碟形螺母后碟形螺母内径与外径所残留的毛刺,提升毛刺的去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包括:
1—支架 2—伸缩气缸 3—芯棒杆
4—第一固定板 5—调整杆 6—冲座
7—压盖 8—中模 9—垫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华航新马金属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华航新马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34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深层地热水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抗压性能的运动滑板